在贷后检查阶段,银行应做到哪些
是否按借款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借款; 贷款是否能收到预期效益; 企业产供销及市场情况有无意外变化; 企业流动资金是否完整无缺; 抵押品是否保持完好。贷后检查是事后信贷监督,与贷前调查、贷时审查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对贷款质量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贷后管理也叫授信后管理,具体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自贷款发放后或其他信贷业务发生后,直至本金利息收回或信用结束的全程信用管理。贷后管理是银行信贷业务的最终环节,也是重要环节银行贷后检查的要点包括:
1、日常管理,是对发放的贷款进行跟踪管理、查询分析,具体包括贷款台账、贷款日常通知以及质(抵)押物保管、贷后检查(主要是资金用途)直至贷款本息结清。
2、清户撤押,在借款人如期还清贷款本息后,信贷部门应销记“抵押物及权证登记簿”,并出具书面材料通过会计部门和保管部门,这两个部门验证无误后办理清户撤押手续。
3、档案管理,信贷经办人员在办理每笔贷款后,应定期对收集齐全的材料进行整理,合同正副本应分别交由档案管理员、信贷部门专人保管,在收回贷款本息后,将档案全部归档交由档案管理员保管。
扩展资料
相对于贷时审查和贷款审批环节而言,目前贷后检查工作没有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基本上是由信贷经营部门负责。由于信贷经营部门同时还肩负信贷营销、企业存款、收贷收息、压逾盘活及其它一些基础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在协调处理各种工作及业务关系时难免有时会忽略贷后检查工作, 没有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 因而降低了贷后检查工作的质最
对信贷从业人员如何进行贷后检查工作培训小够。“质从人起”和“以人为本”是一项基础管理理念,尤其是在贷后检查管理工作中,人的素质尤为重要。它要求贷后检查人员知识面广泛,不仅要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而且要具备一定的企业经营管理常识和财务知识。
其次,面对调查掌握的大量信息资料,贷后检查人员要有较强的综合判断分析能力和及时发现风险的能力,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要增强这方面的能力,单纯依靠信贷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自我提高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培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贷后检查
贷款审查的重点包括哪些方面
一般贷款机构在对借款人的征信进行查看时,会查看用户近两年的征信记录,主要会查看以下几点内容:
1.个人信息:征信报告中会记录用户的个人信息,其中包括姓名、年龄、住址、电话、学历、工作单位等信息,然后在根据用户提交的个人信息进行对比,看信息是否一致,从而进行审核。因此用户在申请贷款时一定不要弄虚作假,毕竟征信报告中会详细的记录你的个人信息,一旦提供虚假信息,那么就会造成贷款失败。
2.征信被查询次数:用户每次征信被查询都是会有记录的,那么如果征信被查询次数较多,并且距离现在自己申请贷款的时间较短,那么这个时候则说明自己申请贷款较多,经济情况并不是很健康,因此可能会影响到自己贷款的申请结果。
3.负债情况:贷款机构会查看用户目前的贷款情况,其中包括贷机构、贷款金额、剩余未还款金额等等,如果用户目前为归还的贷款较多,那么则说明负债较多,一旦负债多,新贷款申请成功的几率也就会非常小。
4.逾期情况:贷款机构会查看用户是否有逾期还款情况,一般2年内累计逾期欠款最多不能超过2次,并且这2次还不能距离目前时间较近,最好半年内未出现过任何逾期,否则用户贷款基本是无法审核通过的。
5.公共信息记录:贷款机构会查看用户的社保缴费情况,以及各类生活缴费情况等,从而了解用户目前的生活状态,并且也会初略的推算出用户的收入,从而进行贷款审核。
【拓展资料】
一般的银行贷款,在贷款审批通过后一周之内就会完成放款。而如果是房贷,就要看当前银行放款资金是否紧张。资金紧张的话,可能需要1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才会放款。资金充足的话,一周至两周的时间就会完成放款。
另外,不同的贷款产品放款的时间不一定,比如说信用贷款业务,最快的可以当天完成放款。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的贷前调查、贷款审查、贷后检查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什么?
银行所说的"贷款三查制度":即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
所谓贷前调查就是在发放贷款前对借款的收入情况、还款来源、担保等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
贷时审查就是在发放贷款时,经过贷款调查人员进行详细的贷前调查后向审核部门提供借款人申请借款的相关资料及调查报告等文件,再由贷款审查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查;
贷后检查就是在发放贷款后定期对借款人进行跟踪调查,以确保贷款的安全。
个人商务贷款首次贷后检查的要点有哪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首次贷后检查内容、个人商务贷款首次贷后检查的要点有哪些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