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贷款加速处置 仍有地区不良贷款率偏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甘肃及大连等地不良贷款率仍相对偏高,其中,甘肃地区全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达到6.74%。
超八成地区不良率降低
日前,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指出,2020年银行业已开始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全年处置不良贷款超3万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七八千亿元,2021年可能需要处置的不良贷款规模还会增长,这一趋势甚至会延续到明年。
从下降幅度来看,超过1个百分点的有山东、大连。其中,2020年12月末,山东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713.86亿元,较年初减少521.06亿元;不良贷款率2.23%,较年初下降1.05个百分点。
从一线城市来看,截至2020年末,北京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最低,为0.55%,上海及深圳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79%、1.48%,其中,上海不良贷款率相比2019年降低0.1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压降约68亿元。
另外,河北、山西、江苏、江西等多个地域不良贷款率也有所下降。
甘肃等地不良率仍偏高
经统计,不良上升地域包括天津、海南、浙江等地,其中天津地区不良贷款上升较高,由2019年四季度的2.29%上升至2020年四季度的3.04%,共提升0.75个百分点。
天津银保监局近期召开会议总结,2020年,天津全年处置不良资产约1043亿元,完成处置任务的140%,影子银行业务持续收敛,P2P网贷风险机构实现出清。会议认为,天津银行业保险业整体运行平稳,各项风险总体可控,但面临金融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需要认真应对,妥善处理。
公示数据显示,甘肃、大连等地不良贷款率仍偏高,其中,截至2020年末,甘肃地区全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达到6.74%,但甘肃地区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分别为1.82%、2.6%、2%。即便如此,甘肃地域不良贷款率仍较2019年有所改善,该地区2019年四季度全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7.86%,相比来看,2020年已下降1.12个百分点。
大连地区来看,截至2020年12月末,辖内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达到4.85%,但相比去年2019年的6.63%已降低1.78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末,大连辖内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629.42亿元,相比年初下降了200.43亿元。
P2P类理财市场有多大
P2P网贷行业发展出现波动,监管力度加大
中国P2P网贷行业的发展遵循着不同于欧美市场的规律,就其发展历程而言,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高速发展阶段、风险爆发期、政策调整期四个阶段。随着P2P网贷行业快速发展,大量不具备运营资质的P2P网贷平台也开始涌入市场,市场对P2P网贷行业的期待也开始回归理性,这将出现平台的兼并、重组和结盟。随着我国征信系统的日趋完善,相关P2P网贷行业法律法规的健全以及P2P网贷风控体系的完善,中国P2P网贷行业的本土化进程已基本完成。
2011-2019年,我国P2P网贷正常运营平台数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截至2018年12月底,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相比2017年底减少了1219家。自从2015年正常运营平台数量达到3464家后,已经连续三年出现下降。
截止2019年1月底,P2P网贷平台数量为1031家,12月底下降至343家,相比2018年底减少了678家。
行业进入专项整治,监管政策日趋完善
2019年网贷行业专项整治进入深水区。2018年12月底互金整治办与网贷整治办联合下发的175号文首提坚持以机构退出为主要工作方向,奠定了2019年整个行业清退转型的主基调,此后多份重磅文件及多次高规格会议所传达的网贷整治总方针基本保持了一致性,即推动大多数机构良性退出,引导部分机构转型。
另外随着行业出清的加速,恶意逃废债的现象也愈加严重。为应对这一乱象,2019年9月初互金整治办与网贷整治办联合下发《关于加强P2P网贷领域征信体系建设的通知》,通知明确支持在营网贷机构接入央行征信、百行征信等征信机构,表示持续开展对已退出经营的网贷机构相关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打击,要求各地将形成的“失信人名单”转送央行征信中心和百行征信。
行业经营效益持续走低,平台退出或转型呈主旋律
2018年全年P2P网贷行业成交量达到了17948.01亿元,相比2017年全年网贷成交量(28048.49亿元)减少了36.01%。在2018年,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接连突破7万亿和8万亿元两道大关。从2018年单月的成交量走势看,呈现上半年高、下半年低,其中1月最高达到2081.99亿元,10月最低仅为1022.67亿元,2018年第四季度成交量维持低位的走势,这也反映了当前出借人对于P2P网贷行业仍然较为谨慎的态度。
2019年全年网贷行业成交量达到了9645.11亿元,相比2018年全年网贷成交量(17948.01亿元)减少了46.26%,从数据可以发现2019年全年成交量创了近5年的新低。随着成交量逐步下降,网贷行业贷款余额也同步走低。截至2019年底,网贷行业总体贷款余额下降至4915.91亿元,同比2018年下降了37.69%。中小企业贷款余额
成交量逐步走低与部分大平台逐步转型、监管“三降”、出借人对行业谨慎的态度密不可分。同时,由于2019年行业清退力度加大,平台继续按照监管“三降”要求降低贷款余额,此外多家大平台开始业务转型,停止发标导致贷款余额急剧下降,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行业贷款余额在2019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2019年网贷行业总体综合收益率为9.89%,相比2018年网贷行业总体综合收益率上升了8个基点(1个基点=0.01%)。2019年综合收益率继续小幅回升,主要原因在于2019年上半年几家大平台出现爆雷,为避免出借人信心不足资金大幅度流出,不少平台为提高出借人留存率,进行了加息活动。不过,后期随着平台发标数量的大幅度减少,资产端监管加码,借款端利率下降导致出借端利率也出现下滑,行业综合收益率持续下行,因此2019年全年看综合收益率呈现前高后低的局面,但是总体仍然相比2018年略有上升。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P2P行业的真实坏账率有多少
很多人认为,P2P行业的整体坏账率可能达到10%左右,言下之意是,这个比率太高,投资者投资P2P的风险太大了。但假如说,有行业的不良率达到了40%,会是怎样的一番境况?
据有媒体称,车贷行业的逾期率最高达到40%。
根据惯例,借款人由于种种原因逾期还款,贷款机构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去解决:押证和押车。押证,就是借贷款人需要到车管所做抵押登记,但这不影响汽车的使用权。押车,就是借款人逾期后,汽车将被抵押给贷款机构,如果借款人未能在限期内还款,贷款机构将直接将借款人的汽车做拍卖,用于偿还贷款。此外,贷款逾期后,贷款公司还会向借款人收取很高的逾期费用。
按这样的处置方式,贷款的逾期坏账并不会导致贷款公司的财务状况受到损害,在某种情况,贷款公司甚至还能从中获得比收回贷款更高的利润。
就P2P行业而言,平台的贷款逾期率哪怕真如媒体所言般高至10%,只要将利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提高到一定范围内,就完全有能力覆盖有可能出现的逾期坏账率。从消费贷款本身面对的客户群体来分析,面对不同目标群体的P2P平台可以承受的逾期坏账率差别也很大。以三类目标群体为例:目标对象是公务员这类收入稳定的人群,如果贷款逾期坏账率是10%,平台将面临巨大风险;目标对象是教师、律师这类收入差异较大的人群,如果贷款逾期坏账率是10%,平台将面临较大风险;目标对象是蓝领这类收入不稳定的人群,贷款逾期坏账率哪怕达到20%-30%,平台仍有很高的安全性。某程度而言,还会因此获得更多的收益。

对于p2p贷款不良率数据和国内p2p网络借贷不良模式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