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几大银行有什么区别吗?
1、各个银行的职责不同:
中国工商银行:基本任务是依据国家的法律和法规,通过国内外开展融资活动筹集社会资金,加强信贷资金管理,支持企业生产和技术改造,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中国农业银行: 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国有银行, 也是中国四大银行之一,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总市值位列全球上市银行第五位。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是香港、澳门地区的发钞行,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和航空租赁,旗下有中银国际、中银基金、中银保险、中银投资、中银香港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中国建设银行: 主要经营领域包括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和资金业务,在香港,台湾,墨尔本等地设有分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交通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近代中国的发钞行之一。
2、经营状况不同。
中国工商银行:截至2006年6月30日工商银行拥有个人账户超过1.5亿,公司账户超过250万。2006年6月30日不良贷款比率为4.10%。工商银行的各项指标符合巴塞尔协议的要求。
中国农业银行:列英国《银行家》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8位;2011美国《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127位。农行A+H股IPO在全球募集221亿美元,成为历史上全球资本市场最大IPO。
中国银行: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和联营公司经营保险业务。成立于1992年7月的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在香港保险市场经营一般保险业务,业务品种齐全繁多,业务量多年位居当地同业前列。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后,承继原中国建设银行商业银行业务及相关资产、负债和权益,将引入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实现股权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交通银行: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发展战略明确、公司治理完善、机构网络健全、经营管理先进、金融服务优质、财务状况良好”的具有百年民族品牌的现代化商业银行。
3、成立时间不同。
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1月1日。
中国农业银行:成立于1951年。
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2月5日。
中国建设银行:成立于1954年10月1日。
交通银行:成立于1908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五大银行
四大行上半年日赚30亿,好日子回来了吗?
文/王恩博
银行业近期进入中报公开季。作为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四家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上半年业绩表现如何?
截至8月30日晚,上述四大行上半年业绩已全部出炉。与去年同期净利润均为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今年上半年四大行净利润同比增幅均接近或超过两位数。
其中,工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645亿元,同比增长9.8%;建行净利润1541.06亿元,同比增长10.92%;农行净利润1228.33亿元,同比增长12.5%;中行实现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128.13亿元,同比增长11.79%。
今年上半年,四大银行合计净赚超过5542亿元,平均每天约赚30亿元。利润回升,是否意味着银行的好日子又来了?
疫情“黑天鹅”后,银行业资产质量恶化被认为不可避免。2020年,四大行不良贷款率均出现反弹,但这一态势今年来有所改善。
上半年,四大行不良贷款率齐降。截至6月末,工行不良贷款率1.54%,比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建行不良贷款率1.53%,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农行不良贷款率为1.5%,比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中行不良贷款率1.30%,比年初下降0.16个百分点。
他称,尽管当前疫情仍存在一定反复,但预计疫情对工行资产质量的冲击将逐步减弱,各类风险防控将逐步回归常态。
尤其针对一些大企业风险逐渐暴露,张青松说,农行一直坚持从严控制贷款集中度风险的授信政策,大户风险整体并不突出。但对于出现的部分大中型企业风险信号,农行将积极落实国家有关要求,前瞻性做好风险研判,强化风险跟跟踪监测,分类施策管控风险,及时调整分类形态,同时做好拨备具体工作。
今年来中国经济整体延续稳定恢复势头,银行业亦吃到红利。
工商银行行长廖林 表示,上半年,国内经济稳定恢复,运行质量持续提升,GDP同比增长12.7%,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在经济稳定恢复的大环境下,银行利润增速也出现了明显回升,这与实体经济发展趋势基本一致。
农行是上半年四大行中净利润增速最高的一家。张青松判断,从全年情况来看,随着国内经济延续回升势头,预计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净收入等将保持稳定增长,农行全年盈利增长将稳中有升、总体向好。
但这并不意味着曾经“躺赚”的好日子回来了。廖林指出,去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对经济冲击影响,银行业净利润同比下降,比如工行下降了双位数。因此,今年上半年银行利润增速明显提升与去年基数有一定关系。
此外,作为衡量银行盈利主要指标的净息差收窄已成为普遍现象,亦对银行赚钱能力形成挤压。以中国银行为例,其上半年净息差为1.76%,比去年下降9个基点。该行高层解释说,净息差下降主要是受市场利率下行和贷款陆续到期重新定价影响,今年以来贷款收益率较去年有所下降,相应地拉低了净息差。
但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 对未来净息差回升抱有信心。他表示,未来会在存款量价双优、负债精细化管理上再做一些具体工作。同时,随着疫情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基本面会越来越好,该行在减费让利、支持实体经济同时,贷款收益水平也会逐步回升。
四大行中报还显示,今年来各银行优化信贷投放节奏和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
6月末,建行境内公司存款10.4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079.69亿元,增幅7.30%。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4.8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977.23亿元,增幅11.48%。
同期,工行新各项贷款新增近1.4万亿元,增幅7.4%。其中,支持小微企业方面,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增幅40.4%,超额完成监管要求。
下半年各行巨额信贷资金将投向何处?
王景武透露,工行下半年将围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融资支持力度和水平。他提到,要保持贷款稳定增长,为实体经济提供可持续资金支持。此外,持续优化信贷结构,继续加大对国家重大项目资金支持,持续提升对普惠金融、乡村振兴、制造业、 科技 创新、绿色金融等领域的金融供给水平。
建设银行副行长王浩 说,下半年,该行将在继续加大基础设施领域信贷结构调整力度、杜绝违规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做好房地产集中度稳步达标工作同时,重点投向普惠金融、先进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乡村振兴等领域,推动信贷规模保持平稳增长,结构得到持续优化,预计新发放贷款利率总体也将保持基本稳定。
来自:国是直通车
责编:周锐
2011年建设银行31省市不良贷款率
1.09%。
1、截至2011年末,建行31省市不良贷款为709.15亿元,较上年增加62.03亿元。
2、不良贷款率为1.09%,较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
数据查询篇24:工行、建行、农行和中行之不良贷款汇总篇
本文是关于国有四大银行的 利润、收入、存贷款、不良贷款 方面数据查询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前文已对四大银行的利润、收入、存贷款进行了统计分析,本文将对最后一项—“ 不良贷款数据”— 进行统计和分析。
关于“不良贷款”,分类组成如下:
不良贷款可分为: 公司类不良贷款 、 个人类不良贷款 、 票据贴现不良贷款 和 海外和子公司不良贷款 。
这些不良贷款数据可以从 公司年报 中查询到,年报的查询方式在之前的文章有介绍到,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下面介绍从年报中查询到的 不良贷款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
1、先来看看国有四大银行在2017年的“ 不良贷款金额 ”和“ 不良贷款率 ”。
2017年,工行、建行、农行和中行的“不良存款金额”分别是2860.75亿元(占比为 34.4% )、1922.91亿元(占比为 23.1% )、1940.32亿元(占比为 23.4% )和1584.69亿元(占比为 19.1% ),共计 8,308.67 亿元。
2017年,国有四大银行中, 不良贷款率最高的是工行 ,其不良贷款率为 2.01% ; 不良贷款率最低的是中行 ,其不良贷款率为 1.45% 。
2、再来看看国有四大银行在从2009年~2017年“ 不良贷款金额 ”和“ 不良贷款率 ”的变动情况。
从2009~2017年国有四大银行的“不良贷款金额”数据来看:
在2009年,国有四大银行的“不良贷款金额”相差不大,最高的农行为1,202亿元,最低的建行为722亿元。
从2009年~2017年, 增长最快的是工商银行 ,从885亿元增加到了2,861亿元, 增加了2.23倍 ;
从2009年~2017年,除工行外的三大银行不良贷款增长速度,建行从722亿元增加到了1,923亿元,增加了 1.66倍 ;农行从1,202亿元增加到了1,940亿元,增加了 0.61倍 ;中行从747亿元增加到了1,585亿元,增加了 1.12倍 。
从2009~2017年国有四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数据来看:
四大行的不良贷款率在2009年~2017年间都经历了 先减少后增加 的过程;
其中, 工行和农行的变动最大 ,工行从2009年的1.54%,减少到2012年的0.85%,增加到最高点,即2015年的2.79%;农行从2009年的2.91%,减少到2013年的1.22%,再增加到2016年的2.37%。
建行和中行的变动最小 ,不良贷款率基本在 1%~1.5% 之间。
1、2017年不良贷款金额:共 8,308.67亿元 ,其中,工行占比为 34.4% ,建行占比为 23.1% ,农行占比为 23.4% ,中行占比为 19.1% ;
2、2017年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最高的是 工行 ,为2.01%;不良贷款率最低的是 中行 ,为1.45%;
3、2009~2017年不良贷款金额: 增长最快的是工商银行,增加了2.23倍 ,其次是建行,增加了1.66倍,再次是中行,增加了1.12倍,最慢的是农行,增加了0.61倍;
4、2009~2017年不良贷款率:变动都 先减少后增加 ,其中, 工行和农行 的变动最大, 建行和中行 的变动最小。
我国政府为了减少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采取了哪些措施??
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化解及法律对策
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
根据中国建设银行2002年5月首次披露的数据,截至2002年第一季度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8.14%。到2004年末,这一比例下降为3.92%,2005年末再降为3.84%。此外,中国银行作为与建设银行同为首批股份制改革试点银行之一,2004年共处置境内行不良贷款2539亿元,使得2004年末的不良贷款比率降到5.12%,较2003年末下降11.16%个百分点。中国工商银行2001年末不良贷款率高达29.8%,2004年之后,工商银行明显加快了不良贷款处置步伐,2005年,该行不良资产和不良贷款率分别降至2.49%和4.43%。
二、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经济学分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经济人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和信息的非均衡性等原因,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不良贷款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1.经济人的有限理性
经济学中将人的经济行为假定是“合乎理性的”。但是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就借款者的有限理性而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借款者将面临社会风险和经营风险,有可能出现因决策失误导致不能及时归还银行贷款的情况。就贷款者的有限理性而言,由于信息的非均衡性,贷款者很难确保资金配置的安全性,因此发生贷款损失是无法避免的。
2.经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经济学中将机会主义行为定义为“用虚假的或空洞的,也就是非真实的威胁或承诺来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由于人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必然存在。在信贷交易发生之前,贷款风险高的借款人为了达到取得贷款的目的,隐瞒或提供虚假资料,使银行的信贷资产存在潜在风险。在信贷交易发生之后,借款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将会从事从贷款者角度来看并不期望进行的高风险高收益的活动,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贷款者将面临贷款难以及时收回的潜在风险。
3.信息的非均衡性及其导致的逆向选择效应与道德风险效应
银行信贷决策中,信息大致包括:宏观方面的信息,如国家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等;微观方面的信息,如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管理水平、市场开发能力、企业家素质等。根据市场各经济主体所获取信息的差异性,将信息分为均衡信息和非均衡信息两类。非均衡信息是指各市场参与主体所获得的市场信息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
在信贷市场上,银行与企业是市场参与主体。一方是借款人即企业。作为资金的借入者和使用者,对于借入资金的“实际”投资项目(不一定是向银行所声称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有充分信息;另一方是贷款人即银行。银行只是资金的提供者,并不直接参与资金的使用,对于被借资金使用的有关信息只能通过企业或其他渠道间接了解,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拥有与企业同等程度的信息。这种非均衡信息的存在使银行不可能及时准确地判断借款人的信用质量和资金偿还概率。
在非均衡信息的信贷市场上,存在利率的逆向选择效应和道德风险效应。斯蒂格利茨和韦斯认为,随着利率的提高,会出现:
(1)由于银行事先无法全面了解借款人的相关信息,便将贷款利率作为一种检测信号。更高比例的较喜欢冒风险的借款人(风险偏好型)将出来接受贷款利率的提高,而不喜欢冒风险的较安全的借款人(风险规避型)将退出申请人的队伍,这就是“逆向选择”。
(2)愿意支付较高利率的借款者将倾向于改变自己的经营项目,从事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来获取更高的利润,贷款风险也将增加,这就是“道德风险”。道德风险还会强化逆向选择效应,使银行贷款风险随贷款利率的提高而不断增大。
三、国有商业银行化解不良贷款的对策
1.加大对未剥离不良贷款的管理和处置力度
政府应培育完善的不良贷款流通市场。通过市场中介,拓宽不良贷款的信息交流渠道,寻找国内外潜在投资者、购买者和合作伙伴,鼓励私人企业和外资参与,通过采取灵活方式,如公开拍卖和暗盘投标、股本合资等,为不良贷款的处置提供足够的后续资金。
积极创新处置手段,突破原有的收贷范围,以最大限度地保全信贷资产为目的,制定切实可行的清收现金、以物抵债等清收管理办法。可以将实物资产、票据、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作为偿债物,通过对抵押资产的开发、转让、租赁和拍卖变现等形式实现不良贷款的有效盘活。对于有抵押物的企业不良贷款,如果失去了现金偿还能力,应该将偿债物及时收回并尽快处理,冲抵贷款余额,防止由于抵押物损毁或贬值造成贷款损失加大。对一些停产、半停产企业,虽然银行未办理抵押手续,也应通过与企业协商或通过诉讼等手段收取企业易变现资产,用以抵偿银行贷款本息,减少贷款损失。对于有担保抵押物的不良贷款,应依法及时追索担保抵押物,进行拍卖,清收不良贷款。
2.严格控制新增贷款的质量,从根本上减少不良贷款产生的数量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希望通过贷款总量的扩大来稀释不良贷款的存量,但是要彻底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存量盘活与增量优化必须同步进行。因此在扩大贷款总量的同时,必须强调增量优化。
(1)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提高资本运营效率。①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产权制度是商业银行体制的基础,决定着银行的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必须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在国家控股的前提下改变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引入非国有投资者。实行决策权、管理权与监督权的分离,真正把国有商业银行办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现代金融企业。②建立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健全会计制度,实行统一的会计核算和稽核标准,使国内外投资者对投资对象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减少政府(中央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因信息非均衡而诱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尽快建立和完善客户信息系统,既能为贷前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又能为贷后管理提供分析数据。③优化贷款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根据产业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把贷款资源配置在国内亟需发展的能源、交通、电讯和主导产业上。重点扶持和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好的大中型企业集团;要控制贷款集中程度,大额贷款与小额贷款保持合理比例。积极创新贷款业务,继续发展个人住房、购置汽车等消费信贷,提高优质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④尽快建立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和风险预警制度。为了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不但要建立各种风险识别、风险计量和风险控制的模型和工具,开发相应的风险管理数据库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还须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组织、企业流程等制度平台。加强贷前、贷中和贷后的风险管理,建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贷款决策控制制度。依据风险度高低决定贷款金额大小、利率高低和期限长短。认真做好贷前调查,提高贷前决策水平。充分掌握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等级。按照“5W”原则即贷给谁(who)、为什么贷款(why)、用什么做担保(what)、什么时间能够归还(when)、如何归还(how),认真审核确认后再给予贷款,尽可能减少决策风险。推广担保抵押贷款,完善贷款抵押制度和担保手续。担保抵押贷款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通行的一种贷款制度,借款人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应提供担保,银行应对贷款人及担保人的偿还能力、抵押物的权属和价值进行严格审查,确认借款人及担保人的资信良好、有偿还能力时才给予贷款,这是减少贷款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资金贷出后作为债权人的银行要认真做好信息反馈工作,注意搜集资金运营信息,对企业的重大财务活动加强监督,及时准确地掌握资金流向以及资金使用质量的信息,通过监督和分析及时发现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问题,采取补救措施防止信贷资金继续恶化。健全信贷资产风险预警机制,完善风险管理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估决策等工作,一旦贷款进入预警范围内,则立即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化解信贷风险发生,这是提高信贷资金质量,加强风险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2)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①转换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干预,增强国有银行的独立性。政府要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和法律支持,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充实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增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及时修改有关国有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办法,对自有流动资金不足30%的新建企业,应禁止发放贷款。②强化外部约束,加强银监会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发放的监督管理。一方面,监督部门要遵循国际金融监管原则,完善监管体系,改进监管手段,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加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另一方面,要加大金融执法力度,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稽核检查,及时纠正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通过信息收集系统和风险预警系统等技术支持,建立对国有商业银行及其信贷业务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稽核检查制度。只有加强对国有银行信贷行为的监管力度,才能提高信贷质量,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的增长率。
四大银行工资待遇对比
一、从四大行财报来看,而对照年报应付职工薪酬(含福利)和登记在内的职工人数,工行的人均薪酬为28.78万元,高管人均薪酬54.27万元;建行的人均薪酬为29.85万元,高管人均薪酬44.67万元;农行人均薪酬为26.87万元,高管人均薪酬43.60万元;中行的人均薪酬为28.87万元,高管人均薪酬56.45万元。从数据来看,人均薪酬待遇最好的是建设银行,其次中国银行
二、工商银行:实现了营业收入8826.65亿元,同比增长3.2%,归母净利润3159.06亿元,同比增长1.2%,折合去年日赚8.63亿元,截止2020年末,工商银行的总资产达33万亿元,折合每股净资产升至7.48元,不良贷款率1.58%,较上年末增加了0.15%。现金分红上,工行拟每10股派2.66元(含税),参考年报披露前公司银行二级市场收盘价5.35元/股,股息率达到了4.97%。
三、建设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558.58亿元,同比增长7.12%,归母净利润2710.5亿元,同比增长1.62%,折合去年日赚7.41亿元,截止2020年末,建行的总资产达28.13万亿元,折合每股净资产9.06元,不良贷款率1.56%,较上年末上升了0.14个百分点。现金分红上,建行拟10派3.26元(含税) ,参考年报披露前公司银行二级市场收盘价7.09元/股,股息率达到了4.60%。
四、农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579.61亿元,同比增长4.89%,归母净利润2159 .25亿元,同比增长1.80%,折合去年日赚5.90亿元,截止2020年末,农行的总资产达27.21万亿元,折合每股净资产5.39元,不良贷款率1.57%,较上年末上升了0.17个百分点。现金分红上,农行拟10派1.851元(含税) ,参考年报披露前公司银行二级市场收盘价3.38元/股,股息率达到了5.48%。
五、中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655.31亿元,同比增长2.98%,归母净利润1928.7亿元,同比增长2.92%,折合去年日赚5.27亿元,截止2020年末,建行的总资产达24.40万亿元,折合每股净资产5.98元,不良贷款率1.46%,较上年末上升了0.09个百分点。现金分红上,建行拟10派1.97元(含税) ,参考年报披露前公司银行二级市场收盘价3.30元/股,股息率达到了5.97%。
整体来看,四大行中赚钱能力排行榜依次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最赚钱,而最注重回报股民、股息率最高是中国银行,逼近6%,而不良贷款率方面,四大行呈现了全面上升的趋势,暂时不良贷款率最低的是中国银行。
对于四大行不良贷款率和五大行不良贷款率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