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复利计算公式?与普通复利计算的区别
; 说到连续复利,基本上是不存在于贷款行业中的,即使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利滚利”,也只是普通复利,利息只会按某一期限计算一次复利,但连续复利是按某一期限计算m次复利,且m趋于无穷大。那么,复利计算公式是什么?连续复利计算公式又是怎样?下面我们简单了解一下。
一、复利计算公式
1、复利利息=(本金+利息)*利率,即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会记入下一期继续产生利息,这就是利滚利的由来。
2、复利本息和=P*(1+i)^n,其中P=本金,i=利率,n=期限,符号“^”表示次方,比如“2^3”=2*2*2=8,数字2重复相乘3次。
举个例子:
若贷款本金为1万元,月利率为1%,贷3个月,那么:
第1个月利息=(10000+0)*1%=100元;
第2个月利息=(10000+100)*1%=101元;
第3个月利息=(10000+100+101)*1%=元。
复利本息和=10000*(1+1%)^3=元。
二、连续复利计算公式
1、每年计算m次复利,复利本息和=P*(1+i/m)^mn,其中P=本金,i=利率,n=期限。
2、当m趋于无穷大时,就是连续复利,复利本息和=P*(1+i/m)^mn的极限值,属于高等数学的一种运算方式。
以上就是关于“连续复利计算公式”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银行复利计算公式
银行贷款的复利计算公式为:F=P*(1+i)N(次方),其中F为复利终值、P为本金、i为利率、N为利率获取时间的整数倍 。各字母的释义如下:
复利终值:指一定量的本金按照复利计算若干期后的本利和,复利是计算利息的一种方法。按照这种方法,每经过一个计息期,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计利息,逐期滚算。
拓展资料:
本金:即贷款、存款或投资在计算利息之前的原始金额,在财务管理中称为现值,是各类经济组织与个人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垫支的资金。
利率:指借款、存入或借入金额(称为本金总额)中每个期间到期的利息金额与票面价值的比率,借出或借入金额的总利息取决于本金总额、利率、复利频率、借出、存入或借入的时间长度。利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钱所支付的代价,亦是放款人延迟其消费,借给借款人所获得的回报。
复利计算72法则
例如:利用5%年报酬率的投资工具,经过14.4年(72/5)本金就变成一倍;利用12%的投资工具,则要六年左右(72/12),才能让一块钱变成二块钱。
因此,今天如果你手中有100万元,运用了报酬率15%的投资工具,你可以很快便知道,经过约4.8年,你的100万元就会变成200万元。
复利计算之115法则
72法则是计算翻番的时间,而115法则是计算1000元变成3000元的时间,也就是变成3倍的时间。计算方法还是一样,用115/x 就是本金变成3倍需要的年份。比如收益是10%,那1000元变成3000元的时间就是115/10=11.5年。
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利息是复利的。
① 从本质上说,贷款利息是复利,又不是简单的复利;
② 即每月还款中一部分是利息,一部分是本金,下月计算利息时先计算出本金余额,直接乘以月利率得出本月应还利息,再用月供-本月应还利息就是本月还本金额,如此往复计算。
贷款月供计算公式:
等额本息计算公式: [贷款本金 × 月利率 × ( 1 +月利率)^还款月数] ÷ [( 1 +月利率)^还款月数- 1 ]
等额本金计算公式:每月还款金额 = (贷款本金 / 还款月数) + (本金 — 已归还本金累计额) × 每月利率
其中^符号表示乘方
复利计算公式的计算公式
主要分为2类:一种是一次支付复利计算:本利和等于本金乘以(1+i)的n次方,公式即F=P(1+i )^n;
另一种是等额多次支付复利计算:本利和等于本金乘以(1+i)的n次方-1的差后再除以利率i,公式即F=A((1+i)^n-1)/i。
复利计算的特点是:把上期未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在计算时每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复利的计算公式是:S=P(1+i)^n
扩展资料
1、复利计算72法则
例如:利用5%年报酬率的投资工具,经过14.4年(72/5)本金就变成一倍;利用12%的投资工具,则要六年左右(72/12),才能让一块钱变成二块钱。
因此,今天如果你手中有100万元,运用了报酬率15%的投资工具,你可以很快便知道,经过约4.8年,你的100万元就会变成200万元。
2、复利计算之115法则
72法则是计算翻番的时间,而115法则是计算1000元变成3000元的时间,也就是变成3倍的时间。计算方法还是一样,用115/x 就是本金变成3倍需要的年份。比如收益是10%,那1000元变成3000元的时间就是115/10=11.5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复利计算公式
贷款复利计算公式大全,从这一天开始计算!
; 很多人都在银行办理过金融业务,不管什么产品,都会计算利息,不少人对于复利不是很了解,银行在期限内和期限外的算法有所不同,今天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
一般来说,银行复利是借款人逾期后加收逾期贷款利息的复利,在正常使用期限内是算的单利。很多银行贷款合同内对于复利有规定:
1、本金逾期利率:从逾期之日起在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50%计收利息;
2、复息利率:在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50%计收复息;
复利计算公式
(1)利息=借款利息+罚息+复利;
(2)借款利息=借款本金×借款年利率÷360×计息天数;
(3)罚息=逾期罚息+挪用罚息;
(4)逾期罚息=逾期未还本金×借款年利率×(1+N%)÷360×计息天数(逾期天数);
(5)挪用罚息=挪用本金×借款年利率×(1+N%)÷360×计息天数(挪用天数);
(6)复利=(到期应付未付借款利息+到期应付未付逾期罚息+到期应付未付挪用罚息)×借款年利率×(1+N%)÷360×计息天数(逾期/挪用天数);
以上是计算逾期后未支付本金和利息的基础上所算的复利,由此可见,一旦超过还款日不还款,时间一长,利滚利下来违约金相当高。
另外还有一条,如果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借款,被银行发现的话,按挤占挪用处理,按约定合同利率基础上加收50%的罚息。
综上所述,每个银行的罚息计算标准不同,并不是所有银行都按复利收,因为随着时间越长,复利效应也会越来越明显,对借款人造成非常大的还款压力。
怎么算贷款利息,怎么算复利?
计算利息的基本公式为:利息=本金×存期×利率;利率的换算: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者的换算关系是: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月利率=年利率÷12(月)=日利率×30(天);日利率=年利率÷360(天)=月利率÷30(天)。
拓展资料:
利息计算公式作为银行存款利息、贷款利息等等计算的一种基本计算方式,无论在银行的日常结账环节还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而且其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储蓄存款利率是由国家统一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挂牌公告。利率也称为利息率[1]?,是在一定日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一般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通常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则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则以万分比表示。
比如年息九厘写为 9%,即每千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0元,月息六厘写为6‰,即每千元存款一月利息6元,日息一厘五毫写为 0.15‰,即每千元存款每日利息1角5分,我国储蓄存款用月利率挂牌。为了计息方便,三种利率之间可以换算,其换算公式为: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年利率÷360=日利率。
利息计算公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计算利息的基本公式,储蓄存款利息,计算的基本公式为:利息=本金×存期×利率;
第二,利率的换算,其中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者的换算关系是: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月利率=年利率÷12(月)=日利率×30(天);日利率=年利率÷360(天)=月利率÷30(天),除此之外,使用利率要注意与存期相一致;
第三,利息计算公式中的计息起点问题;
1、储蓄存款的计息起点为元,元以下的角分不计付利息;
2、利息金额算至厘位,实际支付时将厘位四舍五入至分位;
3、除活期储蓄年度结算可将利息转入本金生息外,其他各种储蓄存款不论存期如何,一律于支取时利随本清,不计复息;
第四,利息计算公式中存期的计算问题;
1、计算存期采取算头不算尾的办法;
2、不论大月、小月、平月、闰月,每月均按30天计算,全年按360天计算;
3、各种存款的到期日,均按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如遇开户日为到期月份所缺日期,则以到期月的末日为到期日。
贷款连续复利计算公式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复利法计算贷款利息公式、贷款连续复利计算公式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