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中的贷方和借方是什么意思?
贷方: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如应付款、长/短期借款、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本年利润等),“贷”就是加。
借方: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如应付款、长/短期借款、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本年利润等),“借”就是减。又叫收到方。薄记帐户的左方,记载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和净值的减少。跟“贷方”相对。
1、贷方和借方与账目的关系:
借方表示增加,货方表示减少,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做账时如果有增加项,就一定要有减少项,否则账就做不平。
2、借方和贷方与现实中的借贷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它在会计中就相当于是两个符号一样,一个是增(+),一个是减(—)。只是根据原则,资费成(资产,费用,成本)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债权收(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增加在贷方,减少在借方。
扩展资料:
借贷帐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帐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决定。可以分为四类:
1、资产类帐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额记贷方,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
2、权益(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帐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额记借方,期末如有余额在贷方。
3、成本费用类帐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或转销额记贷方,费用结转后一般无余额,如有余额在借方。
4、收入、利润类帐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或转销额记借方,收入、利润结转后期末应无余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借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贷方
银行的借方和贷方是什么意思
如果是资产类、费用类账户(比如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应收款、主营业务成本等等),“贷”表示减少,“借”表示增加。而资产和成本类有余额一定在借方。
如果是负债、收入类账户(比如借款、应付款、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年利润等等),“贷”就是增加,“借”就是减少。要是有余额一定在贷方,收入类没有余额。
像在银行流水当中,贷方指的就是银行存款的来帐或增加项目,而借方指的是银行存款的减少或支出项目。简单的说,进项表示贷方,出项表示借方;贷方是钱的来源,而借方是钱的使用。
再打个比方,客户如果存钱进银行账户,那就是“贷”;如果从银行账户里将钱转出,那就是“借”。在借贷记账法下,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就登记减少。
拓展资料: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下面分别说明各类账户的结构。
(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作本期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二)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三)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
(四)收益类账户的结构
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借方和贷方是什么意思 三分钟教你了解借贷
; 有个朋友来咨询,说他有个朋友管他借一万块,虽然他很相信他朋友,可是亲兄弟还要明算账,他问这其中的手续应该怎么办,才能保证万无一失。他对借贷两个字分不清楚,也不知道借方和贷方是什么意思。相信这样的朋友有类似问题的朋友应该不在少数,今天就来跟大家讲讲借贷这点事。
借贷,一般指的是向人借用财物的借方与贷方。
一、借方和贷方是什么意思
在日常借贷中,借贷表示借进贷出。即借钱的人称借方,被借钱的人称贷方。
二、借贷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1、金钱借贷应立借据 或书面契约
法律上并未要求金钱借贷契约必须立字据,因为契约只要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件事情达成合意就巳成立。但是,为了杜绝事后纷争,最好借贷时就立好书面凭证,同时明确借方和贷方是什么意思,各是谁,以免口说无凭,徒增困扰。
2、金钱借贷书面记载要详明:
借据或借贷契约 ,宜清楚载明下列事项:
a)借贷双方当事人的名称。
b)借款的全额与币别。如:“人民币壹拾贰万元整”。
c)借款的期限。如:以“借款期限自借款日起个月”或“借款期限自公元/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等字句来表示
d)利息的约定。把利率和支付方法表示清楚。如:“年利率 10%”“自借款日起于每个月的第五天支付”。
e)违约金的约定。如:“借款人如有违约情事发生,应就借款金额按日支付每万元每日伍元计算之违约金。”
f)立据日期。
g)借款人的亲自签名。
以上就是为大家总结的借方和贷方是什么意思,以及在接待过程中应该注意到的事项,做到以上的注意事项,基本可以在借贷中保障好自己的权益和财产。
借方和贷方的通俗解释是怎样的?
在日常借贷中,借贷表示借进贷出。即借钱的人称借方,被借钱的人称贷方。
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如应付款、长/短期借款、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本年利润等),“贷”就是加。
对于资产类、费用类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材料、固定资产、应收款、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贷”就是减。
扩展资料
各账户之间客观上存在对应关系,对账户记录的结果可以进行试算平衡。借贷记账法较好地体现了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能够全面地、系统地反映资金增减变动的来龙去脉及经营成果,并有助于检查账户处理和保证账簿记录结果的正确性。
记账对象——除债权、债务、现金(人名账户与物名账户)外,还包括了损益与资本(损益账户与资本账户);
要遵守“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原则,以保证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平衡。
对于贷款借方表示什么意思和借款借方表示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