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银行业资产规模首次突破多少亿大关?
2月9日,银监会召开2017年四季度主要监管指标吹风会,并回应下一步强监管措施等热点问题。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表示,当前银行业运行稳健,稳中向好趋势明显,流动性充裕,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
总结去年银行业监管指标,银行业贷款增速显著高于资产增速、流动性充裕、资本和拨备充足、资产质量稳定向好等是主要特点:
1、资产规模首次突破250万亿元大关,但增速放缓:截至2017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达到252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较上年末下降7.1个百分点。总负债233万亿元,同比增长8.4%。
2、贷款增速高于资产增速,银行业收缩表外业务明显。截至2017年底,各项贷款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普惠金融力度加大,用于小微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余额均达到3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和9.6%。
3、商业银行资本和拨备能力提升。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5%,较上年末基本持平;一级资本充足率11.35%,较上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3.65%,高出最低监管要求近3个百分点,较上年末上升0.3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1.42%,较上年末上升5.02个百分点。
4、资产质量稳定向好。截至2017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71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74%。不良率已连续一年保持稳定。
5、流动性充足。银行业流动性比例50.03%,存贷比70.55%,流动性覆盖率123.26%,说明银行业资产负债匹配较好。
消费信贷与企业贷款哦相比有什么特点?
消费金融公司基本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
传统消费金融是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而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现阶段在我国人均消费支出逐年增长的大环境下,我国消费金融公司规模不断壮大。目前,我国共有24家消费金融公司,除12个省级地区还未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外,其余我国主要经济区域基本都能实现消费金融的覆盖。
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消费贷款渗透率逐年增加
2012年至今,我国消费贷款规模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我国消费贷款规模总计13.34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11万亿元,规模扩张显著。增速方面,2017年我国消费贷款同比增长率达到62.7%,为2012年来最快增长,虽然2018年起我国消费贷款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也一直保持在15%的水平之上。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消费贷款增长率为17.47%。
由于现阶段我国消费贷款规模扩张较快,居民消费中贷款支付占比也呈现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居民消费总支出中有34.6%来自贷款消费,较2012年增长22.8个百分点,涨幅较大。说明我国居民提前消费意识增加,对贷款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贷款消费一方面使得居民消费自由度提升从而助力人们生活水平上升,但另一方面过多的贷款消费将大大增加居民未来偿债压力,不利于长期资产配置的合理规划。
信贷人数与信用卡累计发卡量稳步增长
与我国消费贷款规模变化趋势类似,2012-2018年我国信贷人数稳步增长。根据央信证券中心数据,截至2018年末,我国有信贷记录的人数为5.3亿,较2012年增长2.41亿人,年复合增长率为10.64%。再结合我国同时点登记在册9.9亿自然人的情况来看,截至2018年末我国信贷覆盖率达到53%,超过一半。
此外,根据中国信用卡蓝皮书可知,2012-2018年随信贷人数增长的还有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信用卡作为居民贷款提前消费的主要工具之一,普及度逐渐提高。截止2018年我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到9.7亿张,较2012年增长6.4亿张,人均持卡量达到0.7张。增速方面,2012-2018年我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增长率一直维持在15%以上,保持较快速增长,侧面反映了目前我国消费贷款市场良好发展态势。
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中国将近14亿的人口,有多少人是负债的?
中国将近14亿的人口,有多少人是负债的?
目前国家并没有关于这个方面的相关数据统计,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反面倒推有负债的人群有多少人。
人均贷款规模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8末,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141.75万亿,当然这个贷款中一大部分都是企事业单位的贷款,境内居民的贷款没有这么高。根据2018年度度的统计年鉴,2018年末我国居民贷款规模达到47.9万亿,其中中长期消费贷29.0万亿,占比61%。
中长期贷款29万亿,主要为房贷、装修贷款等等,房贷的规模一般金额较大,不过考虑到房贷的还款时间,有的余额高,有的余额低,在结合房贷以外的其他中长期贷款,因此我们取30万元的均值,那么大概有:29万亿/30万元=96667万人。
扣除中长期贷款后,短期贷款还有18.9万亿,短期贷款包括的各类信用贷款、消费贷、信用卡透支等等,这个的金额相对较少,我们取均值5万元,那么负债的人数约为:18.9万亿/5万=3.78亿人。
也就是说以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规模来说,目前有负债的人数大概有,4.8亿人,不要觉得少,要知道银行可贷的年龄一般是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扣除老弱病残幼之后(单60岁以上的2015年就有2.22亿人),实际可以贷款的青壮年也就10个亿左右,接近有一半的人群负债。
我国的商品房规模
在中国目前可以实现全款买房的人少之又少,估计占不到总人口的1%,仅2005-2017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就已经超过120万平方米,以平均20年的房贷世间计算,那么从2000年到2019年之间商品房销售的面积估计可以超过150万平方米,按照100平/套计算,那么共计有:150万平方米/100平方米=1.5亿套,所以单就房贷而言,最少有1.5亿人负债。
信用卡及花呗、借呗
花呗没有最近数据,目前可以查到的是2016年11月,蚂蚁金服集团副总裁、网商银行行长俞胜法对记者采访时透入的数据:截止2016年11月,开通蚂蚁花呗的用户数已经过亿,实际使用的人数也已达近8000万,要知道花呗是2015年才上线的,所以估计到今年,花呗最少有两三亿的用户。
银行的信用卡呢?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73.85亿张,环比增长2.75%。其中,借记卡在用发卡数量67.26亿张,环比增长2.69%;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6.59亿张,环比增长3.36%。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5.31张,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0.47张。
信用卡授信总额为14.69万亿元,环比增长5.05%,卡均授信额度2.23万元,授信使用率74.53%。也就是6.59亿张的信用卡,有4.89亿张有使用,虽然不排除有的人名下有两三张的情况,但是综合起来,信用卡方面最少也有三到四亿的使用人群。
其他
其他涉及到的信贷借贷还有很多,比如P2P贷款、民间借贷、各类网贷、汽车金融公司贷款(2017年汽车金融资产规模就在7000亿左右了)、还有各类未知的714高炮等等。因为现实中并非人人都可以在银行借款的,银行的贷款要求过于严格,所以上述非银行渠道的贷款规模估计也不小,这部分人群我们保守以1个亿计算,那么我国的负债人群应该有6亿人左右,扣除老弱病残幼这些无法贷款的人群,剩余的青壮年负债率估计超过60%。
综上所述,目前在中国有负债才是正常的,没有负债反而不正常。有句老话说的好,很多人前半生都在为银行奋斗,后半生都在为医院奋斗,所以万达才会从房地产撤离转移到医疗行业。
信托贷款2017年半年的增量创下了7年之最吗?
据报道,8月21日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日前表示,整治市场乱象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它形成的原因很复杂,时间跨度也较大,信托贷款2017年半年的增量创下了7年之最。
报道称央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信托贷款规模增量为1.31万亿元,而在2011年至2016年同期,信托贷款增量分别是913亿元、3432亿元、1.23万亿元、4601亿元、309亿元、2792亿元。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信托贷款规模增量创近7年之最。
信托贷款是指信托机构通过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向境内非金融性公司或个人发放的贷款。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信托资金的应用方式,可以是集合信托,也可以是单一信托;可能是主动管理信托,也有可能是通道业务。
根据央行7月社会融资统计数据,当月信托贷款新增规模为1232亿元,而在去年同期为210亿元,同比暴增近五倍。
业内人士表示,通道业务回流、保险资金加大非标资产配置是信托贷款规模大增的重要原因,信托公司接纳保险资金,也要受到额度限制。
邮储银行为何被划为第六大国有银行?
邮储银行之所以被划为第6大国有银行,因为他不论是在性质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对得起第6大国有银行这一称号。
首先邮储银行是国有控股的大型商业银行。
邮储银行是由原来邮局的储蓄所以及邮电系统的储蓄业务整合而来,在上市之前邮储银行由中国邮政集团100%控股,中国邮政集团则隶属于国务院,由财政部代为管理。
而2007年邮储银行上市之后股权被稀释,但目前中国邮政集团仍然是邮储银行的绝对大股东,持股比例在60%以上,所以邮储银行的性质是国有控股的大型商业银行。
其次,邮储银行的各项规模基本上都可以排在全国前6。
邮储银行虽然成立的时间相对比较短,但是他承接了邮局的部分业务,所以历史还是比较久的。也正是依赖这个基础,目前邮储银行在各项指标上都可以排在全国前列。我们以2018年上半年财报相关数据为例,来列举一下。
1、总资产排名第六。
截止2018年上半年,邮储银行的总资产规模达到92,361.63亿人民币,如果不出意外,明年有可能超过交通银行上升到全国第5名。
2、营业收入排全国第五。
2018年上半年邮储银行的营业收入达到1324.08亿人民币,排在全国第五。
3、净利润排全国第八。
2008年上半年邮储银行的净利润是325.23亿,这个净利润规模跟邮储银行的营业收入不太对等。
4、存款规模排全国第五。
截止2017年底,邮储银行的存款规模达到8万亿左右排全国第五。
5、贷款规模排全国第六。
截止2017年底,邮储银行的贷款规模是3.54万亿,排全国第六。
6:营业网点排全国第一。
目前邮储银行是我国银行营业网点最多的一个银行,全国网点数量超过4万个,比第2名的农业银行多出1.5万个以上。
7、员工数量排全国第五。
截止2018年末邮储银行员工数量大概是17万左右,员工数量排全国第五,比交通银行多出7万左右。
不过虽然目前邮储银行的规模比较大,各项数据都排在全国前列,但是邮储银行基本上仍然处于大而不强的一个阶段,这一点可以从邮储银行的净利润看出来,虽然邮储银行的营业收入比其他银行高,但净利润却比招商银行等银行低。所以邮储银行目前仍然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
中国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15万亿元人民币 是怎么回事?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中国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急速回落,季节性因素减弱,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均大幅下降。中国央行同时公布,2017年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3166亿元。
具体看,企业中长期新增贷款和占比双双回落,居民中长期贷款也减少,但占比稍微回升。中国央行周四午后公布,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17万亿元,远远低于1月份的2.03万亿元,但仍高于市场预期。
根据《华尔街日报》对14位经济学家调查的预期中值,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为人民币8710亿元,比1月份大幅下降。1月份新增贷款大幅增加,主要是银行基于早放贷早受益的理念而加大贷款,此外,去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周期性行业景气度明显改善,也刺激了实体经济的贷款需求。
随着总新增贷款下降,2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也大幅回落。央行公布,2月份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731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38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018亿元,意味着中长期贷款在总新增贷款中占比51.4%。
此前1月份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1.5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33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52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在总新增贷款中占比74.9%。
同时,随着调控持续,2月份以住房贷款为主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也大幅回落,但占比稍有回升。央行公布,2月份住户部门贷款增加300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80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804亿元,这意味着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占比为32.5%。
1月份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52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2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293亿元,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占比为31%。去年12月份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4217亿元,在当月总的新增贷款中的占比为40.5%,已较前几个月大幅回落。
中国央行同时公布,2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2个和2.2个百分点。M2增速低于预期。上述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2月末M2增11.4%。
此外,2月末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21.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6.9个和4个百分点。同时,2月末流通中货币(M0)同比增长3.3%。
对于2017年全国贷款规模和全国按揭贷款规模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