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和到期还本分次付息的长期借款利息如何做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
(一)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二)到期还本分次付息
借:财务费用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相关知识:
1、应付利息是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学习之前先来做一个小测试吧点击测试我合不合适学会计
2、财务费用是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具体项目有:利息净支出(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后的差额)、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发生的其他费用等。
3、会计核算中,不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都需要在登记账户以前,按照记账规则,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确定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以便正确地进行账户记录和事后检查。
做会计分录使大多数学员头疼的问题,如果不理解确实很难做好分录,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专业的老师指导了。恒企教育旨在建立全国各校区间的分享平台,交流教学老师之间的丰富经验,营造良好的共同学习成长氛围,帮助各校区的教学老师解决教学疑惑、提升教学水平,将更精准专业的知识传递给有梦想的学员。
a企业向银行借入500万元贷款期限为5年利息率为6%编制还本付息的会计分录
第一年与第四年利息的账务处理均为
借:财务费用 300000
贷:应付利息 300000
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30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0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时,
借:长期借款 5000000
财务费用 300000
应付利息 1200000
贷:银行存款 6500000
如果以前每年支付利息,到期还本以及支付最后一年的利息时,
借:长期借款 5000000
财务费用 300000
贷:银行存款 5300000
一次性还款与分期还款的主要区别在于:分期还款是按月或季度向贷款机构或贷款人支付利息,在贷款到期时将贷款本金返还给贷款机构或贷款人。一次性还款是指在贷款到期日一次性向贷款机构或贷款人支付贷款本金和贷款利息,比较两种还款方式,到期还本付息对借款人还款能力要求较高,因此逾期风险也较大。
长期贷款分期还本与到期一次性还本的主要差额在会计中确认利息,
按合约利率厘定的长期借款应付未付利息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筹备期间)
在建或研发支出(用于固定资产等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的购建)
财务费用(资产达到预期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利息费用,未按要求资本化的利息费用)
贷款:应付利息(分期偿还本金)
或贷款:长期贷款—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付清本息)
短期贷款是一种借款,与长期借款相反。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短期贷款是指企业为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或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偿还债务所需的资金,偿还期限在一年(含一年)以下的各类贷款。短期贷款主要包括营业周转贷款、临时贷款、结算贷款、票据贴现贷款、卖方信用贷款、预购存款贷款和专项准备金贷款。短期贷款会计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的期限不超过一年(含一年)。
拓展资料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按照复式记账法的要求,每一项业务都通过账户名称、会计方向和记录的金额来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借贷记账法下,它是一种记录,列出每一笔经济交易中应借出和借出的账户名称和金额。会计分录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时,根据会计规则的要求,确定并显示应借和应贷的帐户名称及其数额的一种简明记录。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会计分录
如果在借款到期时连同本金一起归还,并且其数额较大的,企业采用月末预提方式进行短期借款利息的核算。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2、如果利息是在借款到期时连同本金一起归还,但是数额不大的,可以不采用预提的方法,而在实际支付或收到银行的计息通知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拓展资料:
会计分录是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会计分录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实现的,它是保证会计记录正确可靠的重要环节。会计核算中,不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都需要在登记账户以前,按照记账规则,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确定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以便正确地进行账户记录和事后检查。会计分录有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会计分录不同于记账凭证:记账凭证要求要素齐全,并有严格的审核与编制程序,而会计分录则只是表明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科目与金额,是记账凭证的最简化形式。会计分录通常只是为了讲解方便而出现在书本之中,在会计实务中是很少出现会计分录的
会计分录层析法,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编制步骤:
第一,分析经济业务涉及的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还是收入、费用(成本)、利润;
第二,确认会计科目,记账方向(借或贷);
第三,确定记入哪个(或哪些)账户的借方、哪个(或哪些)账户的贷方;
第四,确定应借应贷账户是否正确,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
从银行借入三年期借款1000000元,利率6%,按年付息,到期还本。做会计分录
借钱时候算本金 借:银行存款100万 贷:长期借款100万 然后到每月月末 算算利息 本金 乘 利率 除 12个月 =月利息 分录:借:财务费用 上面算的月利息金额 贷:应付利息 同上。利率是指借款、存入或借入金额(称为本金总额)中每个期间到期的利息金额与票面价值的比率。借出或借入金额的总利息取决于本金总额、利率、复利频率、借出、存入或借入的时间长度。利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钱所支付的代价,亦是放款人延迟其消费,借给借款人所获得的回报。利率通常以一年期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计算。
利率结构是指利率与期限之间的变化关系。至今在存款利率中,各种不同期限利率档次的设计基本上是按照期限原则,并考虑复利因素形成的。以中国1999年6月10日开始执行的存款利率为例,定期一年储蓄存款的利率为2.25%,定期三年储蓄存款的利率为2.79%。
若某人有一笔现金1000元,按一年期存入银行,到期后取出本息之和再存入银行,仍存一年期,到期后再取出本息,仍全数存入银行(一年期),这样,三年后的本利和如下。
第一年:本利和=1000*(1+2.25%)=1022.50(元)
第二年:本利和=1022.50*(1+2.25%)=1045.50(元)
第三年:本利和=1045.50*(1+2.25%)=1069.03(元)
按这种考虑复利因素的存款方式,三年后他可获得本金和利息1069.03元。但是,如果第一年他就以三年期存入银行,三年后得到的本利和为:
1000* (1+2.79%*3)=1083.7(元)
与第一种存款方式相比,可多获利17.02元。这就是说,银行在设计利率档次时,是充分考虑了复利因素的。确定贷款的期限利率也基本上遵循这一原则。
向银行借入三个月借款240000元,年利率6%,到期一次归还本息。分录
借款时的分录:
借:银行存款240000
贷:短期借款240000
每月计提利息,240000*6%*1/12=1200
借:财务费用1200
贷:应付利息1200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借:短期借款240000
借:应付利息4500
贷:银行存款104500
会计分录是指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指明应借、应贷账户的方向、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会计分录。 简称分录。 会计分录是由应借应贷方向、对应账户(科目)名称及应记金额三要素构成。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拓展资料:
会计分录的方法:
层析法
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
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业务链法
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容易搞错记账方向效果更加明显。
记账规则法
所谓记账规则法就是指利用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进行编制会计分录。
求问归还长期借款时的会计分录!?
如果长期借款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这样做完全正确: 借:财务费用 28000 贷:长期贷款 28000 如果是按月(或按季)支付借款利息,则: 借:财务费用 28 000 贷:应付利息28 000 1、公司之间的借款,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不管借款期限长短,计提利息分录都是一样的。 (1)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应付款--A公司 (2)每月计提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利息 贷:应付利息 (3)还款时 借:其他应付款--A公司 贷: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2、公司向银行的借款,通过“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科目核算。 (1)计提短期借款利息分录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2)计提长期借款利息分录 借:财务费用 贷: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长期借款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借入长期借款
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本金),按发生的交易费用,借记本科目----利息调整,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本科目(溢折价)。
(二)资产负债表日
应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
实际利率与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差异不大的,也可以采用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计算确定利息费用。
资产负债表日,应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的长期借款折价和交易费用摊销金额,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溢折价、交易费用);摊销的溢价,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归还长期借款本金时
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应转销该项长期借款的溢折价和交易费用的金额,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溢折价、交易费用);转销的溢价余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四)企业与贷款人进行债务重组
关于贷款到期还本付息分录和贷款到期还本付息分录怎么写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