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的保单承诺一辈子9%复利,保险公司会赖皮吗?
90年代的保单确实定的保底利率非常高,当时真的有复利超过8.8%的产品,甚至有的预定利率能达到9%~10%。 现在看起来很傻,但是当时看起来真的不傻。
90年代是我国的快速发展期,同样也是通货膨胀期,当时提出一个目标就是经济软着陆。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是这样的:
一九九三年到一九九六年八月的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9%,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一直在12%~13%,直到97年以后相应的利率才逐渐降下来。
像保险公司为了开发出有吸引力的产品,挤占市场,规定年化9%的利率也是正常的。
说实话,现在的保底利率一般也就1%~3.5%。当有高利率时代突然承诺低利率时代,保险公司当初承诺的高收益也是应当履行的,这种损失由保险公司承担,保险公司一般称之为“利差损”。
大家仔细想想,在90年代大家很有钱吗?没有钱的时候,大家又能拿多少钱购买商业保险呢?1996年,能拿1万元的钱购买商业保险就相当了不起了。不要忘记缴纳的钱里边,还要扣去 管理费和佣金 等等。
即使按照1万元计算,一般来说利滚利的时间也就是三十年左右。1.09的30次方,结果是13.26倍。最终也就赔付13.26万元而已,钱很多吗?现在保险公司每年收入过几万亿呢。
所以,安心好了, 只要是保单约定的事情,保险公司一般会履行的 。
实在履行不了怎么办?那就破产倒闭呗。
指望过去买上几万元的9%的复利险,好像还不如拿钱去投资住房呢。不过,不管怎么样,也算是小发了一笔财吧。
9%写在合同里面吗?
您说的应该是预定利率是9%,而不是在保险合同里面明确标明9%吧。
在这里说一下,无论是预定利率9%还是在合同里面承诺9%,都不是问题,保险公司不会赖皮。
如果是当初口头承诺9%,这个就值得商榷了,因为保险公司给的分红也好,万能结算也好,都是按照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来给的。
您说的这个9%可能是当初保险公司设计保险产品的时候设计的预定利率,如果是预定利率,那这个没有问题,保险公司不会耍赖的,因为在当初设计保险产品的时候,预定利率会影响定价假设,也就是保险产品的费率,费率确定了之后,保险产品就不会有变化了。
即使未来的预定利率下架也不会影响既往的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保险公司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给付保险金。
在96年的时候,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确实非常高,导致现在很多保险公司到了偿付时期,他们必须按照当初约定的方式给付保险金,这都是在合同里约定过的,保险公司不会耍赖。
当初销售的产品确实是非常不错的,无论是疾病保险还是返还型的保险,只要是在当初买了的,现在都赚大发了,毕竟现在的保险产品预定利率非常低了,最高的也只有3.5%,甚至是大部分的保险公司约定利率之后2.5%-3%之间,和以前的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不可同日而语。
这个问题下的回答里有不少误导、非常错误的内容。所以要回答一下。
1、有承诺9%复利的保单吗?
确实有。这是在90年代末的特定高利率时期的产物,是寿险产品。翻翻 历史 ,我们可以知道90年代在高通货膨胀的时期,有过高达12%的银行存款利率。而人寿保险有固定利率的产品,一般是标定银行利率的,且通常比银行利率高一点。
所以,9%复利的寿险产品是有的。我自己97年也买过,可惜最后被迫退保了。
这样的产品,主要是国寿、平安和太保的,大部分都是当年团险的产品。最高的产品复利超过10%。全国一共卖出几十个亿。这个大家可以在国寿、平安、太保的当年上市公告上看到关于此类产品的描述。特别是国寿,由于这类产品已经严重亏损,所以上市时这部分资产是转给国家财政部的。而平安是自己兜底的,现在每年要亏损20亿左右。
所以,那些说没有的,闭闭嘴或学习一下 历史 吧。
2、能保证兑付吗?
首先要普及《保险法》。我国保险法规定寿险公司是不允许倒闭的。因此,理论上所有寿险保单是不会因为公司经营不好而灭失的。这个保障还要好于银行存款。银行倒闭也只保障50万。
特别是国寿的保单,由于是国家财政部兜底,应该是很可靠的。毕竟一年几十亿的亏损,对财政部真不是事。对于平安20个亿,太保10个亿也不算什么。
所以,只要保险公司正常运营,肯定是不会赖皮的。
3、但如果保险公司经营不下去会怎样?
上文说寿险公司不会倒闭。但经营不善,会被接管。那时候,对于高利率亏损严重保单,也可能会出现特例处理。
中国还没发生过。所以,举个日本寿险例子。当年日本一个寿险巨头经营不下去了,被日本政府牵头接管。就出现了将高达6%的利率协商只保留2%的利率处理(数字不太准确,差不多,那时候日本已是零利率了)。也就是对利息悔约了一部分。但本金还是保证的。
到此,我想大家可以综合以上信息自己判断保险公司是否会赖皮。如果一定要我回答,那就是赖皮的概率很小很小。
谁持有这部分保单,也算较好的投资了。好好拿着享受收益吧。
1999年之前,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售卖的人寿保单,现在核算起来,保险公司都是亏损状态。所以曾经有一段时间,保险公司会派出保险员游说那些保单的持有人,将保单退保或者改成其他类型的人寿保单,以想减少亏损。但是只要投保人坚持不改,那么保险公司也没有办法,只能按照过去的承诺继续履行自己的义务。
为什么在1999年之前的人寿保单基本上都是亏损的呢?因为在那个时候,我国的存款利率非常高。而保险的利率计算与存款利率是有着正相关的,也就是说如果存款利率很高,那么终身人寿保险的贴现率也会比较高,从而让保险权益会比较大。那么近20年存款利率不断走低,此时在反观那时候的保险单。那简直就是收益满满啊。
举一个例子,假如在1996年时,定期一年存款利率为7%,如果在那时候投保,尤其是头像那些固定3年或者5年的返还型的人寿保险,可能一共交保费13万元,就可以得到每5年返还2万元,去世时再能拿到10万元的人寿保险。但是在现在定期一年的存款利率为2%。如果再买这种类型的人寿保险,可能一共保费就需要交20-30万元了。这就是存款利率同保单价值的正向相关作用。
尤其是1996年到1998年,终生寿险产品预定利率高达6%、7%、8%,甚至9%。在1999年以后,银行存款利率开始下滑,不少保险公司因此产生了巨额利差损(是指保险资金投资运用收益率低于有效保险合同的平均预定利率而造成的亏损)。此后,寿险的预定利率上限被“钉死”为年复利2.5%,且不得附带任何返差条款。
不少保险公司在前几年只要是针对这些老保单的用户,就会展开游说,希望退保并且给予所谓的礼金和额外的一些补偿。如果客户同意,那才是真正的傻缺了。因为那些补偿针对于终身保险公司的承诺,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此时最正确的方法就是握紧手中的保单,坚决不退保。
只要自己不退保,那保险公司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必须按照保单中承诺的返还回报和去世返还金额进行兑付。其实银保监会针对这部分老保单也有着一些政策扶持,允许保险公司单帐计算,专门拿出一部分金额进行补贴,慢慢化解风险。
投保人放心了,即使保险公司产生了巨额亏损,甚至是破产清算,都不会影响这份保单的收益的。按照法规规定,保险公司破产,所有的保单也必须延续保险责任,不会提前结束。
可以说这时候的投保人,是投了人生中最值得的一份人寿保单。德先生也有一份,现在还每隔5年,拿到回报呢。
肯定会赖皮的。9%的复利,在中国是没有这样的投资渠道支撑这么高的回报的。保险公司的保单上一定不会明确写这样的回报,如果有也可能是在玩文字 游戏 ,细推敲都不成立。更大的可能是预期回报,真正没实现,谁也没办法。有许多时候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也是嘴上没把门的胡乱许诺,骗客户买产品。
放心,合同上写的内容,保险公司肯定会做到的,至于说会不会亏损,你不能这么想,毕竟保险业和其他行业不一样,当保单生效那一刻,未来几十年你的利率基本上就已经确定了下来。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高的保单利率呢,当年整个 社会 的利率都很高有很大关系,保单虽然要确定未来几十年的收益,但卖保险的时候也要考虑当时的 社会 环境。
你像现在的保单利率一般在3%左右,虽然现在看起来不高,但是过个几年后,整个 社会 的利率下滑了,你回头看看也会吃惊这个保单利率怎么那么高!
只要合同上写的有,保险公司就不会赖账。我有一份20年买的固定利率4.025%的保单,稳稳当当的对应每年的现金价值写在合同上面
农村当时有一批买的,合同我是见过的,你想象不到的划算,后来保险公司怎么处理的这批合同那就要问当时买的这些人了
首先,了解一下保险公司是什么机构,
答出结论是,企业,是一家赢利丰厚,实力强大的企业,它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以赢利为目的的。
了解这些,有了大概,如按约定约定赔,几十年之后,要赔几十倍,保险公司如何安心,而说是保险,实是融资,而保险公司本不缺钱,还有大把钱存银行,搞投资,不缺这个钱,
保险公司每开展一项业务,都是经过预算,保持盈利范围,例如,某地开展农业保,农户交一定保费,但遇到灾害,保险公司多种理由不赔,绝收也只赔几十元,到置农户不信保险公司,而保险公司也不想为了这看不上恨的收入费心,所以农业保险成空,而车辆保险就拼命争。
所以说,赖帐能发生,因为他们不想开展这业务,没必要在交业务上费心。
9%是给你看的计划书(而且是按高档算的,中档一般是6%,低档是3%或者4.5%),数值仅供参考,不是合同内容,合同一般只会写保底利率,一般是2.5%左右。
中国人寿99鸿福终身保险(96版保险条款
中国人寿99鸿福终身保险从投保开始每满三个年生效对应日返保额的10%,直至被保险人终身,终身之后再给一个基本保额,基本保额合同有载明:一般是10000,20000或更多,保额1万为一份。
拓展资料: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人寿),为中央金融企业,是国有特大型金融保险企业公司;总部设立在北京,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品牌500强,属国家副部级央企。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96年分设为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1999年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2003年,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原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进行重组改制,变更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旗下共有8家一级子公司,分别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国寿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及1家全国股份制银行广发银行和1所附属院校保险职业学院。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构成了我国最大的国有金融保险集团,也是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业务范围全面涵盖寿险、财险、企业和职业年金、银行、基金、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实业投资、海外业务等多个领域。
2020年,集团合并营业收入近1万亿元,合并保费收入超7500亿元,合并总资产突破5万亿元,合并管理第三方资产1点8万亿元,持续保持历史高位。2020年,中国人寿集团位列世界品牌实验室“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第127位,品牌价值高达4158点61亿元,持续领跑中国金融保险企业。2021年中国人寿集团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32位、世界品牌实验室“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5位。
中国人寿96年的保险为了明天,年交592三年返1000的具体条款
中国人寿96年的保险为了明天,年交592三年返1000的具体条款为:
1.终身每三年返还保额的10%;
2.如果每三年返还的10%,不领取,可以在公司以复利方式积存,在需要的时候领取(保单后面也附有一份积存表,可以查看),复利是按7.5%计息的。注意:这是固定的,不是红利。
3.保险金额每年递增5%,是终身递增的,不光是在缴费期间内递增。
拓展资料:
保险条款:
保险单上规定的有关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权利、义务及其他保险事项的条文。保险单上都印有保险条款,其中事先印在保单上的条款称为"基本条款",有些法律规定必须列入的内容,即"法定条款"也包含其中。此外,保险人根据业务需要载入保单的称"选择条款";按照被保险人要求增加承保危险的称"附加条款";被保险人为了享受合同权利而承诺应尽义务的约定称"保证条款";对专门行业,保险人在保险保障等方面作专门规定的称"行业条款"。在国外,保险条款通常是由保险人或保险同业公会制定的,属保险人的单方法律行为。我国在《保险法》颁布之前,也遵循国际通行的做法,保险条款由单方面预先拟定,保险费率,由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制定。保险公司拟订的其他险种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保险条款是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确定的有关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条文,保险人对其所承保的保险标的履行保险责任的依据。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①基本条款。保险人在事先准备且在保险单上订立的基本事项,包括法定条款和任选条款两部分。法定条款是法律规定必须列入的条款,而任选条款则是保险人根据其业务本身的需要而由保险人自己规定的条款。②附加条款。保险人为适应各类投保人的特殊需要,在保险单上已有基本条款的基础上,另行增加的一些条款,籍以扩大原保险单的责任范围,或变更原保险单的内容,或将原保险单规定的事项加以变更。③保证条款(亦称特约条款)。保险人要求被保险人保证做或保证不做某事,或者保证某种事态存在或不存在的条款。
对于96年人寿保险和中国人寿长寿年金保险96版保险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