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经办规程
2017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
尽管2010年出台的社会保险法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基本养老金要实行全国统筹,2011年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了“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的目标,但最终未能如期实现。2016年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继续提出要实现职工基本养老金的全国统筹,但截至目前,全国统筹方案仍未出台。
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国务院《关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以下简称养老金中央调剂制度)。
中央调剂制度终于要出台了?这是不是说全国统筹有望了?
为什么大家对养老金并轨这么期待呢,小编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养老金双轨制相信大家就了解为什么大家这么盼望并轨了。
双轨制,顾名思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实行一个养老金制度;企业工作人员实行一个养老金制度。
按现行的制度,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可以拿到退休前工资的90%左右的退休金,而企业职工每月拿到的退休金大概是在职每月工资的60%,从金额总数上来看这里的差距是巨大的,由此可见双轨制对作出同等贡献的企业职工严重不公。机关事业单位丰厚的养老退休金也严重影响着人才的合理流动,由于公职人员一旦中途离职就会失去一大笔养老金,就导致公职队伍能进不能出,此外,随着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口日益增长,双轨制也给我国财政造成巨大负担。
所以,双轨制的呼声越来越高。从2010年就一直有风声了,但是截至到今天还没有明文出台。也就是说国家已经提出并轨政策了,但是地方却一直没有动静。
而此次出台的国务院《关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明确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中央调剂制度的出台将对均衡调节各地养老金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虽然基于各种现实原因,我国养老金全国统筹一时还难以实现,但是中央调剂制度的出台将推动各地市养老金并轨的进程。
由于当前国内还缺乏统一的基本养老金信息系统,且各地养老金统筹层次不一,碎片化严重,因此短期内确实难以达到全面统筹的目标。但是应借由推进中央调剂制度的契机,探索统一管理机构、统一经办机构体制,要实现垂直管理,明确国家与各地方的负责划分,这也是为日后养老金全国统筹打下基础。更多的好消息,我们拭目以待,相信养老金并轨,促进养老金公平已经指日可待了。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并轨方案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正式印发,提出改革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
国务院在上述文件中规定,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
随后,按照国务院部署,各省市相继出台适用于本地区的具体实施意见和办法,对缴费和待遇、改革的范围、改革前后待遇衔接、基金管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职业年金等政策进行了明确。
在此基础上,近期一些地区进一步细化了“养老金并轨”实施的相关政策规定。
今年9月,安徽省出台《贯彻〈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若干政策规定》,对参保范围、养老保险费征缴、个人账户管理、基本养老金计发、待遇支付等作了细化。
安徽省规定,机关公务员个人年度缴费基数为结算年度的上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中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等之和。同时,机关技术工人个人年度缴费基数为结算年度的上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中的技术等级工资、岗位工资、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之和。机关普通工人个人年度缴费基数为结算年度的上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中的岗位工资、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之和。
除了安徽外,今年9月,广东省公布《广东省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试行)》(征求意见稿),在养老保险年度缴费工资申报表填表说明中指出,机关单位(含参公管理的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特区津贴、警衔津贴、海关津贴等国家统一规定纳入原退休费计发基数的项目)、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不含节日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
浙江、山西、云南、辽宁、黑龙江、广西等省份也将年终一次性奖金纳入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中。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企业年金调查:月缴千元30年后或到手近百万
第一支柱:广东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将逐步提高到16%
根据统计数据,广东省2020年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为7860元,2021年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上涨至8332元/月,涨幅6%。
广东省人社厅表示,我国从2022年1月开始实施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根据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的有关规定,单位缴费比例全国统一为16%。据了解,2017年广东省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规定全省各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统一至14%,其中高于14%的调整至14%,低于14%的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过度至14%;2021年,广东省单位缴费比例已统一为14%,这一比例与国家统一规定的16%仍存在两个百分点的差距。
为此,广东省将采取逐步过度的方式,用两年时间将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14%过度至16%。2022年1月起,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统一调整至15%;2023年1月起,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统一调整至16%。为减小单位缴费比例提高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广东省十分注重减轻企业负担,2021年全年各项政策措施共为全省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减负约752亿元。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亟待扩容 民企参与度有待提高
以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为代表的第二支柱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共有平安养老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泰康养老保险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等10家机构作为广东企业年金的受托机构。根据广东省人社厅2022年4月19日公布的数据,2016年广东共有企业年金企业账户3845个,职工账户1006700个,资产金额4633457万元;截至2021年,广东省共有企业年金企业账户7490个,个人账户1655524个,资产金额10881200万元。5年间,广东企业年金账户数量和资金都翻了番。
月缴1000元
30年后有望收获近100万元
泰康养老保险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杨瑞(化名)表示,企业年金经过长期沉淀,哪怕缴纳基数并不高,在职工退休后也能成为一份不小的收入。以单位和个人每月缴纳1000元为例,每年1.2万元,如果每年保持6%的收益率,30年后员工退休时账户金额已经有95万元;如果月缴2000元,每年2.4万元,按照6%的年收益率,30年后账户金额将达到200万元。
企业年金有助“留人”
但对民企来说门槛较高
企业年金虽诱人,但在不少业内机构看来,其“含金量”还有待提升。郭秀莉表示,如今公司的客户中民企客户占比还不到5%,即便是一些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积极性也不高。
杨瑞对此也有同感,他认为,民企建立企业年金是一项很大的开支,并且企业年金往往要求全员参与,门槛的确较高;其次,要让基层员工每个月缴纳上千元去匹配建立企业年金,对于很多面临租房或买房压力的年轻人来说积极性不高。
此外,现有的企业年金税收延征优惠,对于企业负责人或员工来说,吸引力还有待增强。“相比之下,股权、高薪等措施针对激励人才的灵活性更强,也更吸引年轻员工。”杨瑞表示,从这个角度看,广东企业年金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年金亟待扩容。
郭晓所在的公司是少有的实行企业年金的民企。该公司有1200多名员工,每年人员流动在10%以内。据介绍,该公司研发人员占公司1/3以上,公司推出企业年金就是想通过公司自己培养行业拔尖人才,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郭晓坦陈,当初他提出要建立企业年金下了很大的决心。“1200多名员工,每年光缴纳年金费用就需要1000多万元。这对公司的现金流是一个不小的影响。但我觉得,为员工建立更好的福利,才会让他们安心留在这里。”
但郭晓坦言,有魄力开展企业年金的民企还是少数。“对小微企业来说,开展企业年金的门槛太高。”他说,现在基本养老保险负担已经达到工资总额的30%,如果再拿工资总额的12%建立企业年金,企业整体养老负担将达到工资总额的42%。不少小微企业由于资金压力大,缺乏缴纳企业年金的动力。
职业年金:年限较长者
每月能领到1万多元
与企业年金相比,职业年金推广虽然才不到3年时间,却要顺畅得多。目前,共有中国人寿、中国工商银行、泰康养老、长江养老等12家机构作为广东省职业年金的受托人。根据广东省人社厅今年3月22日公布的数据,2021年广东省职业年金参保单位41979个,缴费收入4628021.62万元,待遇领取金额20323.74万元,基金累计结余19167673.18万元。
以广州为例,对于职业年金,单位、个人分别按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8%、4%缴费,实账积累,全部计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待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
郭秀莉表示,根据职级、缴费时间的长短不同,退休后能领到的职业年金金额也有所不同。缴费时间较长的比如15年,退休后每个月能有1万多元;另一家职业年金受托机构负责人也表示,根据职级和缴费年限长短,退休人员每个月能领到的职业年金从3000元到2万元不等。
退休后能拿多少钱
与受托机构运营水平相关
对于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受托机构会通过哪些方式保值增值?杨瑞表示,我国养老金替代率比较低,需要保值增值来缓解养老金支出压力。“我们对这些资金的运作是在人社厅公布的投资范围内进行的,管理方式有点像公募债券基金,首先要预留5%作为流动资金用于应对员工退休领取;其次会配置一定仓位的权益类资产(政策规定权益类资产不超过基金规模的40%),剩下的主要配置固定收益类产品,比如银行定期存款、企业债券等。”
杨瑞表示,企业年金资产直接投资于国内资本市场,故收益率均有一定波动。从人社部披露的全行业平均收益数据来看,近十年的投资率在3%~10%之间,近十年的平均收益率为6.35%,收益率中位数为5.33%。
郭秀莉也表示:“现在黑天鹅事件越来越频繁,对资产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在选择产品时会选择稳健型的,如在选择债券时要选择AA评级以上的高评级债券。”
第三支柱:年收益2%以上的分红型养老保险受欢迎
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五花八门,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传统养老保险,分红型养老保险和投资型养老保险三种。传统养老保险低风险、低收益,但因为是固定收益,它更适合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群体,传统保险的年收益率一般在2%~3%;分红型养老保险则是将收益分为固定收益和分红收益两部分,它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其固定收益率比传统养老险稍低,一般只有1.5%~2.0%。该保险适合风险偏好适中、希望获得一些超额收益,又不想承担太大风险的人群;投资型养老保险是将投保人的账户与不同的投资产品挂钩,是一种长期投资手段,风险自行承担,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
“普遍来看,年收益能达到2%以上的分红型养老保险最受欢迎。”黄璐介绍,从目前市场来看,增额终身寿险和养老年金保险是常见的两类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增额终身寿险是一种新型的人寿保险,每年保额和现金价值会不断递增,被保险人生存越久,保单年度越长,现金价值就会越高。它也被认为是一种 “现金流规划工具”,相对适合需要强制储蓄、财富传承和储备养老金的消费者。而养老年金保险是一种年金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生存为给付条件,并按照约定的时间间隔分期给付生存保险金。消费者领取养老年金时,可以选择在55岁、60岁、65岁等多个不同年龄点领取,也可以选择一次性领取、每年领取等方式。
黄璐表示,各类养老商业保险让人眼花缭乱,但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时要注意以下事项:第一,现金分配要合理。商业养老保险的收益主要在于长期投资所带来的利益,如果过早领取会导致到养老的时候账户资金不足;第二,缴费要灵活。在投保前要根据自身经济状况投保。缴费时间过短资金压力将会比较大,过长总体保费支出过大;第三,风险要在自己可承受范围内。“对于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下,年龄在35岁~50岁之间的消费者,我们建议选择分红型商业养老保险。”
黄璐同时表示,随着近期《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落地,标志着我国个人养老金多元化投资的时代已经开启。从国外经验来看,养老三大支柱最终都会达到相对均衡状态,可以预计,未来第三支柱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在个人养老金中的比重会迅速上升。
(广州日报)
2020年广东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比例如何计算?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和人社部、财政部的规定,当前,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如下: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3、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中人”,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具体办法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 以广东省为例: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1.2%)。方案中明确,“视同缴费指数”根据本人退休时的职务职级(岗位)和工作年限等确定,由省统一制定视同缴费指数表,而视同缴费指数具体计算办法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另行印发。

广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重新核算发放时间
从2015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按照相关政策,对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维持原待遇不变,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用新制度计算养老待遇;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加发过渡性养老金,并设置10年过渡期,实行新老计发办法对比,就高不就低。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中人,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
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具体办法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
在广东事业单位工作,查询养老保险怎么会一直是暂停交费状态呢?
这一定是正常啊,你又何必烦恼呢,通常是你没有点对地方,你上岗的是广东事业编,只需支付了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那样职工社保也就只能查到工伤事故和失业险,查看不上养老保险。
假如你原来是交纳的公司养老保险,点一下社保卡查询之后,因为社保包含了养老保险、失业险、工伤险三大板块,那样分别为社保缴费、失业保险缴费、工伤险的交费信息内容都是可以查到的。
你一直在上岗广东省事业编之后,个人社保都是包括了三大块,一样包括了社会养老保险,失业险、工伤险。失业险、工伤险,都是事业单位人员一定要交纳的社会保险,但机关事业单位支付了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之后,公司养老保险便是处在中止缴情况,但在行政机关还工作单位养老保险上显示正常的交费,那就说明,你之前的交纳的公司养老保险,己经转移至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
之前的社保是包括了五大社保,即养老保险金、社会医疗保险、生育险、失业险、工伤险,但是自从2015年我国医疗保障局创立之后,社会医疗保险、生育险划入医保部门管理方法。在基本医疗保险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并没有创建以前,在社保机构的APP上或者系统中,是能够查到的医保和生育险的交费数据的。
通过数年的信息系统建设,从2021年后半年,社会医疗保险和生育险的交费信息内容,逐渐从不同地区的社保交费系统软件退出,总体转移到新建设的医保信息系统。上年后半年由于系统处在调节和试运行中,因此有一段时间查看不上医保的交费信息内容。
上半年,伴随着医保目录平台网站开启,职工医保,生育险、城乡居民医疗的保险交费信息内容,所有转至医保服务服务平台,根据支付宝钱包、微信上的市民之家还可以进行联接。
由于医保和生育险的数据转移至医疗保险信息平台网之后,原先的五大个人社保具体内容就划分成三大社保和医疗保险两个具体内容。如今官方网所称的个人社保,是指社会养老保险、失业险、工伤险三大板块。在其中社会养老保险又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三大具体内容。
尽管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都属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二者缴存基数的相关规定,缴存比例的相关规定,养老保险计算方法的相关规定都是一样的,但二者确实是有区别的。这样的区别便是信息管理系统是独立区分的一个版面,交费目标也不一样,养老基金是单列的。
最重要的差别也在于交费目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除开企业员工之外,也包括自由职业者,行政事业单位中编制外的人员等;但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的交费目标仅限于编内的负责人,别人都是无法交纳的。
总的来说,你上岗广东省事业编,查社保缴费状况,失业险和工伤险归属于正常的交费,但社会养老保险归属于中止交费,查看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归属于正常的交费,这样的情况是绝对正常,如果你支付了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前去查询企业养老保险,全是处在脱机工作。
广东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广东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视同缴费指数、广东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