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第三方支付工具状况,以及第三方软件支付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快速导读目录:
第三方支付的现状
三方支付是通过与银行的商业合作,以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为基础,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提供中立的、公正的面向其用户的个性化支付结算与增值服务。突出表现在:
1、提供成本优势。支付平台降低了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直连银行的成本,满足了企业专注发展在线业务的收付要求。中国有大大小企业2600多万,能与银行直连的企业平台与商务平台少之又少,大量的企业走上电子商务后,还需要选择第三方支付的服务;
2、提供竞争优势。利益中立避免了与被服务企业在业务上的竞争,企业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不会出现其业务与其他类型支付平台的业务直接、间接竞争,也避免了用户、推广、网上渠道直接、间接被其他支付平台操纵的情况。
3、提供创新优势。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个性化服务,使得其可以根据被服务企业的市场竞争与业务发展所创新的商业模式,同步定制个性化的支付结算服务。而其他类型的支付服务,其平台在产业链的特征,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用户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因为其大量的企业用户的业务,实质上是在一种总的商业模式下变换而竞争的,这对企业长期发展是有风险的,因为商业模式的创新会受到局限,商业信息的保护可能不够。

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现状如何
第三方支付产业图谱
第三方支付是商户与客户支付处理及结算的中介,盈利模式是依据交易量的比例向客户收取服务费。根据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第三方支付业务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其中网络支付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固定电话支付和数字电视支付等。
支付牌照规范行业发展 拔高行业壁垒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需要持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才能从事相应的第三方支付业务。2011年,央行发放首批支付牌照,行业开始进入规范化发展,同时,牌照也给行业构建了较高的壁垒。截至2020年9月,我国共发放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9批,现存仍未到期或仍未被注销的牌照公司共有242家。
从牌照数量来看,目前仍未到期或仍未被注销牌照数量有384张,其中银行卡收单62张,预付卡发行与受理147张,预付卡受理6张,互联网支付108张,移动电话支付48张,数字电视支付5张,固定电话支付8张。
2020年市场交易规模持续增长 移动支付成为最大引擎
近年来,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各类电商消费类平台的移动化,为第三方移动支付创造出更多的使用场景,促使该行业得到飞速发展,从而使得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整体交易规模持续增长。
2013-2019年,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由17.75万亿元增长至248.51万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超过200万亿元,达201.99万亿元,估计2020年全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交易规模将达到280万亿元。
移动终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移动支付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根据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底,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8.53亿人,较2020年3月增长8744万,占手机网民的86.5%。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从2013年的1.3万亿快速增长到2019年的超过204万亿,2013-2017年增速连续4年超过100%,成为拉动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实现高速增长的最大引擎。根据Analysys
公布的预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有望突破240万亿元。
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B端市场发展契机
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前期以C端市场(账户侧)作为主要切入点,C端支付占据了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的绝大部分,但目前行业新增用户流量已经趋向饱和,由增量市场逐渐转为存量市场。而随着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的改革,B端(收单侧)市场逐渐成为行业增长的动力。
根据i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线下收单交易规模达64万亿元,同比增长16.7%,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线下消费场景转移至线上,线下零售交易量有所下滑使得线下收单交易规模有所下降,估计202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线下收单交易规模约为61万亿元。
剔除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从我国商户侧数字化程度来看,目前我国仍有95%的中小微商户仍未达到数字化经营的基础水平。在中小微商户数字化经营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第三方支付B端市场孕育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第三方跨境支付C端市场线下交易规模有望超过线上
自2014年起,全球B2C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速保持在28.8%的高年复合增长率,在其发展过程中,第三方跨境支付不仅凭借技术手段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和门槛,提高了用户使用频次,同时具有快速便捷、安全性较高的优势,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支付渠道。
第三方跨境支付公司C端线上支付领域主要包含跨境进口电商以及垂直支付,在这一领域中,第三方跨境支付发展受到制约。一方面是由于跨境进口电商市场趋于饱和增速放缓,且一部分电商平台逐渐将收单收款业务交由支付宝国内、微信国内端负责,再自行进行后续购汇款;
另一方面垂直支付领域规模也将逐渐缩小,因其存在单笔支付金额较大、部分交易无法还原真实性等问题,因此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管控。同时2020年受疫情影响,虽一定程度上会刺激消费者线上购物行为,但由于国际物流及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出国旅游及留学市场受到重创,预计线上整体规模会呈负增长趋势。
而线下部分则主要是布局国人出境游境外线下消费场景,支付宝、微信近年来着力布局此方向。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响,C端线下支付规模会大幅缩水,然而疫情过后随着出境旅游及出国留学消费市场的恢复,预计其增速将回归高位线,规模最终有望超过线上领域。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0年市场交易规模持续增长 移动支付成为最大引擎
近年来,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各类电商消费类平台的移动化,为第三方移动支付创造出更多的使用场景,促使该行业得到飞速发展,从而使得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整体交易规模持续增长。
2013-2019年,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由17.75万亿元增长至248.51万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超过200万亿元,达201.99万亿元,估计2020年全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交易规模将达到280万亿元。
移动终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移动支付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根据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底,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8.53亿人,较2020年3月增长8744万,占手机网民的86.5%。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从2013年的1.3万亿快速增长到2019年的超过204万亿,2013-2017年增速连续4年超过100%,成为拉动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实现高速增长的最大引擎。根据Analysys
公布的预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有望突破240万亿元。
前瞻观点:海外及B端市场驱动 行业仍具有较大增长空间
随着我国跨境交易需求的增加、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第三方跨境支付及第三方支付B市场将成为驱动第三方市场交易规模增长的新引擎,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有望持续增长,前瞻预计到2026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有望突破570万亿元。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什么是第三方支付平台
如果说网上银行是国内银行未来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那么第三方支付就是这部发动机的主力助推器。据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部市场推广处处长李一旗透露,工行仅依靠网上银行建设一项,就替代了大约4000个营业网点,节省了将近40亿元人民币。2004年以来,网上银行已经成为国内银行业开展网上收费业务、移动银行业务、提供网上交易服务的最主要的形式;而网上支付作为网上银行的主要资金收付形式已经成为国内各大银行迎接新的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首信公司电子商务部经理鲍雁认为,“虚拟支付意味着中间业务收费。国外银行很大收益来自中间业务,而对国内银行来说虽然比例不大,但同样是个稳步增长的盈利点。银行业竞争的焦点之一就是中间业务,所以国内银行也开始越来越关注第三方支付业务。”
今年,第三方支付作为目前主要的网络交易手段和信用中介,最重要的是起到了在网上商家和银行之间建立起连接,实现第三方监管和技术保障的作用。采用第三方支付,可以安全实现从消费者、金融机构到商家的在线货币支付、现金流转、资金清算、查询统计等流程;为商家开展B2B、B2C交易等电子商务服务和其它增值服务提供完善的支持。
自2月以来,国内以易趣、淘宝网站为首的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已经在不同场合表示了对第三方网上支付业务的高度重视。同时,正式应用“安付通”、“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手段来促进自身的电子商务活动发展及提供安全交易保证。同时,作为全球最流行的第三方支付工具,“Paypal”的成功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启示。目前,国内以eBay易趣的“安付通”;B2B代表企业阿里巴巴亲手打造的“支付宝”;首信“易支付”、易达信动“1st-pay.net”等一些优秀和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为首的第一阵营正在显现着稳定和良好的上升趋势。借助第三方支付完善自身业务,进行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国内网上支付行业乃至整个电子商务产业达到世界一流水准的所需一条必经之路!
国内网上支付行业全面启动第三方支付服务也将成为解脱诚信困扰,迈向下一里程碑的重要环节之一。
1.1
第三方支付模式概述
“第三方支付”是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的交易支持平台的网络支付模式。在第三方支付模式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并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账、要求发货;买方收到货物,并检验商品进行确认后,就可以通知第三方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上。
1.2
第三方支付交易流程
第三方支付模式使商家看不到客户的信用卡信息,同时又避免了信用卡信息在网络多次公开传输而导致的信用卡信息被窃事件,以B
TO
C交易为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的交流流程如下:
(1)客户在电子商务网站上选购商品,最后决定购买,买卖双方在网上达成交易意向;
(2)客户选择利用第三方作为交易中介,客户用信用卡将货款划到第三方账户;
(3)第三方支付平台将客户已经付款的消息通知商家,并要求商家在规定时间内发货;
(4)商家收到通知后按照订单发货;
(5)客户收到货物并验证后通知第三方;
(6)第三方将其账户上的货款划入商家账户中,交易完成。
1.3第三方支付的特点
(1)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一系列的应用接口程序,将多种银行卡支付方式整合到一个界面上,负责交易结算中与银行的对接,使网上购物更加快捷、便利。消费者和商家不需要在不同的银行开设不同的账户,可以帮助消费者降低网上购物的成本,帮助商家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还可以帮助银行节省网关开发费用,并为银行带来一定的潜在利润。
(2)较之SSL、SET等支付协议,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操作更加简单而易于接受。SSL是现在应用比较广泛的安全协议,在SSL中只需要验证商家的身份。SET协议是目前发展的基于信用卡支付系统的比较成熟的技术。但在SET中,各方的身份都需要通过CA进行认证,程序复杂,手续繁多,速度慢且实现成本高。有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商家和客户之间的交涉由第三方来完成,使网上交易变得更加简单。
对于第三方支付工具状况和第三方软件支付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