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万亿房贷总额,利息超过40%,中国人房贷压力有多大?
68万亿房贷总额,利息超过40%,中国人房贷压力有多大?
中国人住房贷款压力到底有多大?经济师韩庚教授表示,在中国的所有家庭中,有56%的家庭“肩膀”承受住房贷款,在其中30%-70%的人均收入所有用以偿还住房贷款。另依据数据显示,在今年的第二季末,在我国本人房贷余额为38.86万亿元,假如算进去个人公积金和商贷,在25年借款期限内,所要偿还的本金加利息,大约加在一起能够达到68万亿元,仅房贷利率就超过住户住房贷款体量的40%。
那么,中国有多少个家庭欠下银行商业贷款呢?资料显示,中国一共有4.95亿次家庭,在其中城区家庭的总数做到2.43亿次,欠下银行商业贷款的家庭是43.4%,大约在1.05亿户。由此可见,中国欠下银行商业贷款的家庭总数也是十分庞大。材料还展示,中国一般家庭财产做到300多万元,而房地产都占到家庭财产总量的77%,还有另外23%才算是资产。但在这种房地产之中,很大一部分是欠银行贷款都还没偿还。
实际上,因为全国各地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有90%以上购房者都背着债务,这就导致中国家庭都承受了很重贷款的压力,这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大部分买房家庭每一个月收入40%之上要还贷,大概在4000-5000元以下,而剩下来的人均收入就够凑合保持日常花销。在这样的情况下,买房者的生活品质大幅度下降,所以这样的日子还需要不断几十年。
第二,中国许多家庭在欠下住房贷款以后,还容易陷入到一个害怕下岗、不敢生病、害怕自主创业、不敢生孩子的窘境当中。但是事实上,谁能保证自己以后这几十年也就没有下岗、病症、新冠疫情等紧急事件?而一旦遇到收益降低,乏力偿还住房贷款之际,就只能选断贷了。近些年,因为许多人的收益大幅降低,以前买房者挑选断贷的总数持续增长,金融机构收了一大堆房子也很苦恼,只能授权委托人民法院去竞拍。
第三,中国普通百姓抵御风险消费和的能力被比较严重降低了。中国普通百姓掏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付了首付款,也就没剩下多少存款了,但在将来几十年以内,都会用收益来还贷,也难以存到多少资金。万一遇到下岗、或疾病难题,也就只能造化弄人了。
除此之外,厚重的住房贷款压力,造成中国百姓的交易能力又被比较严重降低了,许多家庭都过上省吃俭用的生活状态。专家指出,印度现阶段的cpi指数是66%,而我们国家的cpi指数仅有39%。这样一来,中国的经济也是很难借助民俗交易来推动的。
中国人住房贷款压力到底有多大?现阶段住户贷款的总规模做到38.3万亿元,再搭配上将来几十年的贷款利息,住房贷款和利息加在一起经营规模就达到68万亿元。如此高的住房贷款压力,会使过亿买房家庭生活品质大幅度下降,消费服务抵御风险的能力被明显消弱。而真正在房贷利率上赢利的人群通常是金融机构、房地产商等。而这种局势一定要扭曲,不然会对我国的社会里与经济造成长期性不良的影响。
2016年中国住房贷款总额是多少
2016年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比例为25%,各地可上下浮动5个百分点。
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

国内的银行可以承受多少人断供房贷
如果银行出现房贷断供也就是说银行放出去的供个人买房钱收不回来了,
其实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更贴切的问法:银行什么时候会停止给个人提供按揭贷款?或者说银行能承受的个人按揭贷款逾期的规模有多大?
因为这背后牵扯到一个问题就是:银行收支平衡。
如果收大于支,即使个人按揭贷款逾期了银行会用多余的收入去补平支出,这样来达到收支平衡。但这个情况在我们国家是最常见的,因为我们国家的收入是大于支出的,2017年是大于6.7%。
那么怎样才会出现你说的情况呢?下面来详细分析一下:
也就是说银行的支出大于收入
银行的支出包括:贷款,金融投资,贴现,外汇占比,政府财政借款,透支,其他等等
2016年年末我们国家广义货币供应量为155万亿,就是我国银行间包括现金流和各类存款。
2016年年末本外币贷款总额:112.1万亿。也就是银行支出出去的钱。
在这里我们先不讨论外汇,通货膨胀等影响国家间收支平衡的因素,因为我们国家现在是浮动汇率这种国际间收支平衡(也就是贸易顺逆差)会自动平复。
也就是说我们银行间的货币供应量还有42.9万亿。
而到2016年年末我国个人住房贷款总额为19.4万亿。
而这19.4万亿也在112.1万亿里面的。
其实这个42.9万亿差不多就是社会上货币流通的量,这说明我们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差不多是3.6倍左右,这是很高的资金利用率,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在2016年100块钱可以在社会间流通3.6次。
那么也就是说个人贷款的总额要达到155万亿才可以让银行出现严重的收支不平衡,在这个时候银行才会受不了。
而2016年房地产的销售总额为16.8617万亿,销售面积为15.7349亿平米。平均每平米为10716.12元。
假设每人买房100平米,那么每个人平均购房107.2万。
相当于1.45亿人同时购买107.2万的房子才能花光这笔钱。
所以我们的银行能同时承受1.45亿人左右同时断供。
而且这些还没有运用银行间拆借,基本存款准备金,增发货币,融资融劵等能力。此外银行在工业,农业,金融等其他领域的投资可能就会有资金回笼了,而这部分才是占据大部分银行支出的。
中国房贷总额
贷款余额达49.58万亿元。自2015年起中国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比例逐年攀升,2019年中国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29.01%,较2018年增加了0.61%,2020年较2019年有所下滑,2020年中国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的28.70%,较2019年减少了0.30%。
【拓展资料】
房地产贷款是指贷款的用途是房地产或以房地产作担保的贷款。关于房地产贷款的概念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表述。
一是贷款的用途是房地产的贷款,如将贷款用于房地产开发或房屋改造、修缮,用于购买房地产(其中典型的是城镇居民购买商品住房),用于租用房地产(但比较少见)。二是指以房地产作担保的贷款,具体为房地产抵押贷款,该贷款可能用于房地产,也可能用于其他方面,如某公司以房地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用该贷款购买煤炭。典型的房地产贷款是两者兼而有之的贷款,即这种贷款既用于房地产,又以房地产作担保。
房贷,也被称为房屋抵押贷款。房贷,是由购房者向银行填报房屋抵押贷款的申请,并提供合法文件如身份证、收入证明、房屋买卖合同、担保书等所规定必须提交的证明文件,银行经过审查合格,向购房者承诺发放贷款,并根据购房者提供的房屋买卖合同和银行与购房者所订立的抵押贷款合同,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和公证,银行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把所贷出的资金直接划入售房单位在该行的帐户上。
2013年11月24日,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根据10月11日-11月11日的样本数据,32个城市中已有17个城市出现暂停房贷现象。
房贷成为中国家庭债务大头?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田国强认为,现在中国家庭债务风险被忽视了,监管部门应该将它跟企业债和地方债风险放到同等重视的程度上来。
不同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都在敲响家庭债务风险的警钟。2017年11月,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发布的《三季度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指出,居民部门杠杆率依然延续上升趋势,从2017年二季度的47.4%上升到三季度的48.6%。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家庭债务课题组发布报告指出,2013年至2016年,中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由30.7%上升到44.4%,已经超过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前的家庭债务累积速度。
这还不包括公积金贷款等其他渠道的家庭债务,如果将这些因素均考虑其中,2016年底中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可能超过60%。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家庭债务报告执笔者宁磊表示,2017年中国家庭短期贷款远远超过中长期贷款增速,说明一些家庭持有的现金、银行储蓄、金融资产等流动性资产趋紧,需要借短期贷款补贴流动性。
与此同时,像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网络消费贷款以及大量没有牌照的网络小贷迅猛增长,且尚未统计到银行短期贷款中,若将其都统计在内,家庭的债务杠杆会更高。
房贷成为中国家庭债务的大头。近期,西南财经大学下属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工薪阶层信贷发展报告》,报告调研了逾4万户家庭数据和12万家庭成员,发现工薪家庭平均总信贷需求额为26.5万元,其中房产信贷需求额为22.5万元。工薪家庭平均实际信贷额为12.5万元,其中86.3%是住房信贷。
可见,李先生和王小姐这样的买房负债群体,成为居民杠杆率飙升背后的重要推动力。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王梦雯表示,2017年3月以来,短期消费贷款同比走势大幅攀升,明显偏离稳中有升的零售额。按照社会零售额同比走势估算,2017年3月以来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款金额约3700亿元,估计约有3000亿元流向楼市。
显然,这种变相“短贷长用”的行为,涉嫌违规操作。在冲击业务的压力下,商业银行普遍通过给个人直接授信等方式,来扩大城市居民贷款空间。相比住房抵押贷款,披着“新马甲”流入房地产的短期消费贷,存在更大的潜在金融风险。
中国将近14亿的人口,有多少人是负债的?
中国将近14亿的人口,有多少人是负债的?
目前国家并没有关于这个方面的相关数据统计,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反面倒推有负债的人群有多少人。
人均贷款规模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8末,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141.75万亿,当然这个贷款中一大部分都是企事业单位的贷款,境内居民的贷款没有这么高。根据2018年度度的统计年鉴,2018年末我国居民贷款规模达到47.9万亿,其中中长期消费贷29.0万亿,占比61%。
中长期贷款29万亿,主要为房贷、装修贷款等等,房贷的规模一般金额较大,不过考虑到房贷的还款时间,有的余额高,有的余额低,在结合房贷以外的其他中长期贷款,因此我们取30万元的均值,那么大概有:29万亿/30万元=96667万人。
扣除中长期贷款后,短期贷款还有18.9万亿,短期贷款包括的各类信用贷款、消费贷、信用卡透支等等,这个的金额相对较少,我们取均值5万元,那么负债的人数约为:18.9万亿/5万=3.78亿人。
也就是说以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规模来说,目前有负债的人数大概有,4.8亿人,不要觉得少,要知道银行可贷的年龄一般是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扣除老弱病残幼之后(单60岁以上的2015年就有2.22亿人),实际可以贷款的青壮年也就10个亿左右,接近有一半的人群负债。
我国的商品房规模
在中国目前可以实现全款买房的人少之又少,估计占不到总人口的1%,仅2005-2017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就已经超过120万平方米,以平均20年的房贷世间计算,那么从2000年到2019年之间商品房销售的面积估计可以超过150万平方米,按照100平/套计算,那么共计有:150万平方米/100平方米=1.5亿套,所以单就房贷而言,最少有1.5亿人负债。
信用卡及花呗、借呗
花呗没有最近数据,目前可以查到的是2016年11月,蚂蚁金服集团副总裁、网商银行行长俞胜法对记者采访时透入的数据:截止2016年11月,开通蚂蚁花呗的用户数已经过亿,实际使用的人数也已达近8000万,要知道花呗是2015年才上线的,所以估计到今年,花呗最少有两三亿的用户。
银行的信用卡呢?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73.85亿张,环比增长2.75%。其中,借记卡在用发卡数量67.26亿张,环比增长2.69%;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6.59亿张,环比增长3.36%。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5.31张,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0.47张。
信用卡授信总额为14.69万亿元,环比增长5.05%,卡均授信额度2.23万元,授信使用率74.53%。也就是6.59亿张的信用卡,有4.89亿张有使用,虽然不排除有的人名下有两三张的情况,但是综合起来,信用卡方面最少也有三到四亿的使用人群。
其他
其他涉及到的信贷借贷还有很多,比如P2P贷款、民间借贷、各类网贷、汽车金融公司贷款(2017年汽车金融资产规模就在7000亿左右了)、还有各类未知的714高炮等等。因为现实中并非人人都可以在银行借款的,银行的贷款要求过于严格,所以上述非银行渠道的贷款规模估计也不小,这部分人群我们保守以1个亿计算,那么我国的负债人群应该有6亿人左右,扣除老弱病残幼这些无法贷款的人群,剩余的青壮年负债率估计超过60%。
综上所述,目前在中国有负债才是正常的,没有负债反而不正常。有句老话说的好,很多人前半生都在为银行奋斗,后半生都在为医院奋斗,所以万达才会从房地产撤离转移到医疗行业。
对于2016中国住户贷款总额和2016中国住户贷款总额有多少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