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区别?差别挺大!
; 现在,对金融知识感兴趣的朋友越来越多,来向咨询问题的朋友在不断增加。有很多人来向咨询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区别。在这里,就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二者的区别。
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基本概念
呆滞贷款是指借款人所借银行贷款在其资金营运中已不能正常周转、经银行确认在5年内不能全部收回的贷款。
逾期贷款是指贷款项目在合同规定还款期限内,尚未还清的贷款部分。
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区别区别
1、适用对象
呆滞贷款的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借款人,而逾期贷款适用的人群并没有限制,可以是企业借款人,也可以是个人借款人。因此,逾期贷款比呆滞贷款的适用范围更广一些。
2、贷款回收时间
呆滞贷款一般是银行确认的,在5年以内无法收回的贷款。逾期贷款是在还款日没有按时归还的贷款,但回收时间不确定,可能会在逾期的第二天收回贷款,也可能最终无法收回贷款。
3、确定时间
一笔贷款确定为呆滞贷款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有银行的工作人员进行评估。逾期贷款的确定则比较简单,在约定还款日未还款就是逾期贷款。
以上,就是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区别,主要集中在适用对象、贷款回收时间和确定时间这三个方面。总的来说,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区别比较大。
呆滞贷款是什么意思?与逾期有明显区别!
; 现在金融行业发展速度很快,银行机构也陆续了很多信贷产品,不过近年来不良贷款的数量逐渐上升,如果你的这笔贷款被银行认定为呆滞贷款,那么就危险了。呆滞贷款是什么意思?与逾期有明显区别,具体对比如下:
1. 所适用的对象
呆滞贷款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用户,而逾期贷款没有适用人群限制,可以使企业用户,也可以是个人用户。这样对比看,逾期贷款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2. 贷款的收回时间
呆滞贷款一般是由银行确认的,五年内无法收回贷款。而逾期贷款是指在还款没有按时归还的贷款,具体的收回时间是不确定的,可能最终无法收回贷款。
3. 确定时间不同
如果要将贷款确定为呆滞贷款的话,是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的,由银行的工作人员进行评估。而逾期贷款的确定则比呆滞货款要简单,在约定还款未还款就算逾期贷款了。
4. 本质不同
呆滞贷款的后果其实非常严重,大家一定要小心,呆滞贷款是说在五年内无法收回的贷款,如果涉及金额较大的话,甚至可能会有骗贷嫌疑,反之逾期贷款的后果就没有这么严重了。
总之,不管什么贷款,都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偿还,否则征信被毁了修复起来非常麻烦。

中国农业银行农户不良贷款分类
中国农业银行农户不良贷款分为呆账贷款、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
1.逾期贷款是指逾期(含展期后到期)不能归还的贷款(不含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
2.呆滞贷款是指逾期(含展期后到期)2年(含2年)以上仍不能归还的贷款和贷款虽然未到期或逾期不到2年但生产经营已停止、项目已停建的贷款(不含呆帐贷款)。
3.呆帐贷款是指借款人和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进行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则通》的规定,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以其财产或遗产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借款人遭到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确实无力偿还的部分或全部贷款,或者以保险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贷款人依法处置贷款抵押物、质物所得价款不足以补偿抵押、质押贷款的部分;经专案批准核销的贷款。
拓展资料:
1.不良贷款亦指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贷款, 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中国曾经将不良贷款定义为呆账贷款、 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即“一逾两呆”)的总和。
2.同时中国银行界也采用了国际通用的信贷管理方法,将贷款按风险程度分类,为特定风险级的贷款作相应的准备金提取及其他手段。这套以风险为基础的贷款分类方法即“五级分类法”。将贷款风险分为五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后三者称为“不良贷款”,它将贷款按实际偿还可能性分别按不同比例足额提取呆账准备金并专门用于贷款呆账损失的核销,并以贷款质量的升级为管理目标。
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怎么区别呢?
1、逾期贷款:贷款本息拖欠超过180天以上的为逾期;
2、呆滞贷款:贷款利息拖欠逾期三年为呆滞贷款;
3、呆账贷款:贷款人走死逃亡或经国务院批准的为呆账贷款。
呆账的核销要经财政当局批准,呆账核销即视为放弃债权,仅需提取普通呆账准备金(还不到贷款总量的1%)。
贷款的五级分类有哪些
贷款五级分类是指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按风险程度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
一、1998年以前,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分类办法基本上是沿袭财政部1993年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把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种类型,后三种合称为不良贷款,在我国简称“一逾两呆”。逾期贷款是指逾期未还的贷款,只要超过一天即为逾期;呆滞是指逾期两年或虽未满两年但经营停止、项目下马的贷款;呆账是指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确定已无法收回需要冲销呆帐准备金的贷款。中国商业银行的呆帐贷款大部分已形成应该注销而未能注销的历史遗留问题。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易行,在当时的企业制度和财务制度下,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办法的弊端逐渐显露,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了。比如未到期的贷款,无论是否事实上有问题,都视为正常,显然标准不明,再比如,把逾期一天的贷款即归为不良贷款似乎又太严格了。另外这种方法是一种事后管理方式,只有超过贷款期限,才会在银行的帐上表现为不良贷款。因此,它对于改善银行贷款质量。提前对问题贷款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常常是无能为力的。所以随着不良贷款问题的突出,这类分类方法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二、从2004年起,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两类银行将奉行国际标准,取消原来并行的贷款四级分类制度,全面推行五级分类制度。[1]贷款五级分类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是根据内在风险程度将商业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这种分类方法是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其中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此前的贷款四级分类制度是将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类。五级分类是国际金融业对银行贷款质量的公认的标准,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也就是说,五级分类不再依据贷款期限来判断贷款质量,能更准确地反映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从而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前对银行不良贷款的分类方法是“一逾两呆”(逾期贷款是指借款合同到期未能归还的贷款,呆滞贷款是指逾期超过一年期限仍未归还的贷款,呆账贷款则指不能收回的贷款),这是一种根据贷款期限而进行的事后监督管理方法。“一逾两呆”的不足就是掩盖了银行贷款质量的许多问题,比如根据贷款到期时间来考核贷款质量,就会引发借新还旧的现象,这样就很容易将一笔不良贷款变为正常贷款,而实际上并没有降低风险。这种分类法很难甚至根本无法达到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目的,而五级分类法正是克服了它的有关弱点,可以及时反映商业银行的盈亏状况,因此成为改良贷款质量管理方法的选择。
三、贷款的五级分类仅提供了一种贷款的分类方法,与风险为标准的分类方法并不一致,因此,像“贷款风险的五级分类”这样的提法是错误的。
对于逾期贷款和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和呆滞贷款哪个严重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