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结算的主要支付工具(支付结算方式)有哪些
支付结算的支付工具主要有汇票、本票、支票、信用卡、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七种。
支付结算体系主要包括支付工具,支付系统,支付服务组织和相关的法规制度等。支付结算是一项政策性强,与当事人利益息息相关的活动,因此,必须对其实行统一的管理。
银行在支付结算中是充当中介机构的角色,因此,银行只要以善意且符合规定的正常操作程序审查,除国家法律另有规定外,银行不代任何单位或个人冻结、扣款,不得停止单位、个人存款的正常支付。
扩展资料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支付工具也越来越多,开始逐渐产生一批虚拟支付工具,开始向电子化支付工具转变。流行的网上银行、支付宝、财付通、百付宝、手机支付、快钱、手机充值卡等都是最新的虚拟支付工具。
新兴的支付工具在国内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依托大型B2C、C2C、M2C网站的支付工具,比如淘宝网上交易的时候由支付宝完成支付;二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如快钱等),整合了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等多种支付手段,正在迅速成长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支付结算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支付结算
支付产品是什么
支付产品是支付机构或者银行,提供给需要做支付业务企业使用的支付服务,能够用来实现收款或者打款的工具。
举些常见的例子,微信APP支付,网银支付,扫码支付等,都是我们常见的支付产品。
拓展资料
微信的数据增长
2012年3月29日,微信用户破1亿,耗时433天;
2012年9月17日,微信用户破2亿,耗时缩短至不到6个月;
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户达3亿;
2013年7月25日,微信的国内用户超过4亿;8月15日,微信的海外用户超过了1亿;
2013年8月5日,微信5.0上线,“游戏中心”、“微信支付”等商业化功能推出;
2013年第四季度,微信月活跃用户数达到3.55亿(活跃定义:发送消息、登录游戏中心、更新朋友圈);
2014年1月28日,微信5.2发布,界面风格全新改版,顺应了扁平化的潮流;
2014年2月20日,腾讯宣布推出QQ浏览器微信版;
2014年3月19日,微信支付接口正式对外开放;
2014年4月4日,微信学院正式成立;
2014年4月8日,微信智能开放平台正式对外开放;
2014年12月24日,微信团队正式宣布面向商户开放微信现金红包申请。只要商户(公众号、App 或者线下店皆可)开通了微信支付,就可以申请接入现金红包;
2015年3月9日,微信开放连WiFi入口 ,用户无需账号密码即可上网 。
2020年3月,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11.65亿,同比增6.1% 。2020年第一季度,腾讯微信及WECHAT的月活跃帐户12亿,同比增加8.2%。微信通过小程序进一步融入日常生活服务,尤其是在日用品购买及民生服务方面。这令小程序用户迅速增长,日活跃账户数超过4亿 。
2021 年微信小程序日活超过 4.5 亿,日均使用次数相较 2020 年增长了 32%,活跃小程序则增长了 41%。
常用的五种支付方式
一、银行卡支付
这是目前我国应用很是普遍的电子支付模式。付款人可以使用申请了在线转账功能的银行卡(借记卡和信用卡)转移小额资金到收款人的银行账户中,完成支出。
二、电子支票
电子支票是纸质支票的电子替代物,是网络银行常用的一种电子支付工具,它与纸支票一样是用于支付的一种合法方式,它使用数字签名和自动验证技术来确定其合法性。监视器的屏幕上显示出来的电子支票样子十分像纸支票,填写方式也相同,支票上除了必须的收款人姓名、账号、金额和日期外,还隐含了加密信息。电子支票通过电子函件直接发送给收款方,收款人从电子邮箱中取出电子支票,并用电子签名签署收到的证实信息,再通过电子函件将电子支票送到银行,把款项存入自己的账户。
三、手机银行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和商业银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及手机用户的迅速增长,各家银行纷纷推出手机银行服务。目前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都开通了手机银行业务,手机用户可以通过银行网络连接移动通信公司的短信息平台,实现通过手机直接进行账户查询、银行转账、自助缴费等个人理财服务。但在应用上还缺乏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选性,连接情况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此外手机银行业务的管理仍很薄弱,需要规范和促进。手机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是扩展功能,包括开展证券交易、外汇买卖等金融服务项目。
四、网上银行
网络银行的发展在我国始自1997年,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华夏银行等相继推出网络银行服务,开通了网上支付、网上自助转账和网上缴费等业务,初步实现了在线金融服务。
5.第三方支付平台
目前中国国内的第三方支付产品主要有PayPal(易趣公司产品)、支付宝(阿里巴巴旗下)、财付通(腾讯公司)、易宝支付( Yeepay)、快钱(99bill)、百付宝(百度C2C)、网易宝(网易旗下)、环迅支付、汇付天下。
支付工具和支付产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支付工具和支付产品的关系、支付工具和支付产品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